因为一条模糊的“口子”,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曾被很多人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但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小贷公司改制村镇银行受到很大质疑,甚至反对。这条若有似无的“口子”,或不宜打开。
在银监会和央行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有这样一条: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
在这个《意见》发布之后,小贷公司发展迅速,到今年5月,全国已有小贷公司5172家,贷款余额4700亿元。按照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说法,“发挥了很重要的拾遗补缺的作用”。
但是小贷公司也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融资杠杆比较低,融资渠道很单一。于是,小贷目光瞄向“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但《意见》的规定非常模糊,银监会2009年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规定的改制条件也非常苛刻。因此,至今没有改制成功的案例。
不过这条“口子”依然散发着希望之光。在温州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任务中,其中就有一条“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一直为发展小额信贷鼓与呼的吴晓灵、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都明确表示小额贷款公司不宜转为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的融资问题,核心是融资杠杆比较低,按照《意见》,从银行借贷的比例不超过净资本的50%,也就是说只有1.5倍的杠杆,并且“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很多小贷公司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上限,一般只能做到1.25倍。这一点,很多地方已经在改进,有的地方杠杆放大到2倍甚至3倍。
改制为村镇银行,被很多人认为是小贷公司解决融资问题的根本手段,也就是可以吸收公众存款。
虽然都是扩大杠杆倍数,但从银行借贷与吸收公众存款有本质区别。按照信贷理论的一般原理,小贷是信贷领域风险较高的业务。银行是专业放贷机构,对小贷公司的业务和还款能力有较强的判断能力,也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普通公众恰恰相反。
吴晓灵有个著名的论断,玩自己的钱给他自由,玩别人的钱对他监管。对小贷公司的资本金比例要求很高,就是主张小贷公司“玩自己的钱”,去金融市场的空白之处挖掘商机。
吸收公众存款是“玩别人的钱”,而且玩的是普通公众的钱。其监管面临两大难题:
其一,关联贷款风险。小贷公司数量众多,关联交易形式复杂,尤其是在特定范围内,建立在熟人圈基础上的隐蔽操作,监管难度极大。
其二,道德风险。正常情况下,玩自己的钱会有更敏锐的风险意识,一旦玩的钱大多数都是别人的,其冒险冲动就会增强,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而普通公众承受损失的能力比较小。
曾有一位小贷公司董事长在谈及扩大小贷公司融资杠杆时,饱含激情地表示,在杠杆撬动的情况下,如果亏钱“只亏我的,亏了之后我再创业,我们民营企业家有这样的冲劲”。其担当、激情和勇气令人感佩,但是这背后也隐含着一种道德风险,虽然“只亏我的”,但经营失败还是会给其他投资者、债权人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且“只亏我的”在现实中也很难控制。
一些小贷公司“做大”的冲动和理想是可以理解的,但需遵循小贷公司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变身”为银行。吴晓灵说,“小贷公司像夫妻老婆店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行业”,对于大多数小贷公司,恐怕还是要安于“小”,安于本地,安于社区。
事实上,很多人投资小贷公司之初,就是奔着“银行牌照”去的,把小贷公司当作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通幽曲径。这并不可取。小贷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目的是降低放贷业务的门槛,让更多社会资金通过信贷的方式进入实体经济,为小微型经济体提供金融服务。
小贷公司与银行的商业模式和监管要求都有很大的区别,它不应成为一条通往银行的通道。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中国金融改革题中应有之义。但它与小贷公司的发展不应混为一谈,它应有另外一扇门,另外一条路,另外一套标准。
小贷公司不宜成为通往银行的“通幽曲径”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6月用电量增幅不足5% 分析称印证经济继续寻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6大亮点
·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反弹 全年GDP有望达7.8%
·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是什么
·交行:下半年货币政策无需大幅放松
·年中经济会议或定调放松 加速推动垄断行业开
·3.7%发电增幅加大经济下行预期
·全球资本流动趋缓 六月FDI重回降势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6大亮点
·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反弹 全年GDP有望达7.8%
·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是什么
·交行:下半年货币政策无需大幅放松
·年中经济会议或定调放松 加速推动垄断行业开
·3.7%发电增幅加大经济下行预期
·全球资本流动趋缓 六月FDI重回降势
·交行:下半年货币政策无需大幅放松
·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成本:不同的变动趋势
·双向波动下的人民币汇改之辨
·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加剧了巴塞尔III实施的负
·研究大陆与台湾的物价变动
·下半年经济有望好于上半年
·扩大内需仍是当前政策首选
·稳增长的路径
·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成本:不同的变动趋势
·双向波动下的人民币汇改之辨
·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加剧了巴塞尔III实施的负
·研究大陆与台湾的物价变动
·下半年经济有望好于上半年
·扩大内需仍是当前政策首选
·稳增长的路径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