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下的“外汇占款”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其是央行进行货币投放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外汇进出中国的重要指标。
7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204亿元,较6月份的1327亿元大幅增加,这也是5月份新增额创出2425亿元年内高点之后的第二高位。如果以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来计算,7月份新增的外汇占款相当于322亿美元。假设7月份贸易顺差和实际外商投资额形成的以美元计价的外汇总额全部向银行系统结售汇,总计159亿美元。扣除这两项,7月份新增的外汇占款仍有163亿美元无法解释。
无法解释的163亿美元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热钱呢?市场中仍存在分歧。
国泰君安一位研究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63亿美元的新增量极有可能是热钱流入的结果。目前,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数据说明,热钱可能再度进入中国。一是,中国的资产价格二季度以来出现暴涨,逐利资金可能是幕后推手;第二,从香港数据来看,海外资金可能已经潜入香港。香港金管局7月27日先后两次入市,分别注资23.25亿港元及38.75亿港元,以控制港元汇率。有数据显示,去年以来香港金管局类似的注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港币。而历史经验显示,香港往往是境外资金的中转站,内地资产才是热钱的最终目标。
不过,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却对热钱流入一说保持谨慎观点。其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7月外商直接投资FDI为53.6亿美元,创8个月新低,同比下降35.7%,显著低于市场预期。而由于国际热钱通常能够通过FDI渠道较为自由地来去,7月FDI却显著低于历史正常水平,这分明显示,此前市场一度出现的热钱大举进入之说,不过是“杯弓蛇影”。
鲁政委进一步表示,其研究显示居民的结汇意愿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成正比。最近几个月出现的“当月新增外汇储备-当月外贸顺差-FDI”无法解释的正差值,即通常所认为的热钱流入,应该主要并非真实跨越中国关境的国际热钱进入,而更可能是此前累积外汇存款的结汇。鲁政委的这一判断也得到数据的良好支持。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金融机构月度新增外汇存款数在2009年7月份从6月份的21.08亿美元大幅下降为负的6.66亿美元,显示居民结售汇意愿在7月份爆发性增长。事实上,2009年1月份由于当时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当月新增的外汇存款达到128.68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2月份新增的外汇存款也达到50亿美元的高位;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趋势的日益明朗,人民币升值预期再起,月度新增外汇存款规模开始逐步收缩,直至7月份降为负6.66亿美元,反映居民和企业结售汇意愿已经很强。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则认为,与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外汇占款相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数据更能反映外汇资金的流动状况,单纯用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来判断资金流入回升不够准确。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央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外汇资金流动变化不大,判断7月份的外汇资金净增加是没有问题的。
而最新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入速度明显放缓,而亚洲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更出现资金外流。专业基金研究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8月份第一周,中国股票基金仅吸入1800万美元,较7月份最后一周的7.11亿美元骤降96%,至8月份第二周,中国股票基金则出现4.45亿美元的资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