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美国首席经济学家DavidResler认定美国经济复苏的先决条件是就业。
“美国经济尚未真正复苏。复苏的前提是,就业局面首先要稳定下来并实现好转。在此之前,经济仍将处于衰退之中。不过,我们相信就业形势的拐点已经不远,在年底之前我们有望看到非农就业人数持平或上升。”DavidResler表示。
事实上,无论是支持他的或是反对他的人都期待美国经济复苏,问题是:现在似乎不像?
复苏了吗?
但一切都看上去不错,截至8月28日,道琼斯指数已连涨8个交易日,引领股市上涨的依旧是那些问题金融股。
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一段时间,过去三周,房利美(FannieMae)、房地美(FreddieMac)和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股价大幅飙升,成为纽约证交所(NYSE)8月初以来涨幅最大的股票。这三大金融集团在去年金融危机高峰期间,均由美国政府接管。AIG去年9月一度濒临破产,该公司股票自8月3日以来已大涨150%,而现由政府掌管的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其股价涨幅近250%。
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亚太区主管暨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浦永灏明确表示,美国毫无疑问在复苏,尽管不是很全面。他特别提及了全美房价指数的变化。
而瑞银集团也以 “Today… look-ingahead”为题发表报告来支持美国复苏的看法。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相对乐观地认为,在今后一年的这个时段,美国经济很可能超预期反弹,导致美国经济从低谷快速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库存的正常化。在市场信心稳定之后,库存就会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但 “市场对于经济轨迹感到紧张-期待V型复苏的担心通货膨胀提前到来;而期待W型复苏的则更担心经济二次跌入深度衰退,因而对近期的股市上扬感到忧虑。”DavidResler表示。
DavidResler认为,在本轮衰退中,生产率增长跌幅超过2001年,在经济萎缩的前5个季度里平均仅为0.8%。但二季度生产率增长骤增至6.4%,这可能预示着经济增长即将得到改善。 但同时,由于生产率增长持续走高,因此企业面对最终需求上扬也无需增加雇员数量或工作时间。作为经济中产能过剩的另一个反映,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强化了以下判断:未来价格走势的风险仍偏向通胀更低,而不是更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刺激计划并没有像教科书所建议的那样,尽可能迅速地解决经济问题。刺激计划大约三分之一的资金用在减税上,这方面举措迅速产生了效果。另有三分之一资金是向州、地方政府以及个人提供救助,这部分措施步伐稍慢。不过,还有三分之一是投资基础设施、教育以及其他项目,这部分举措可能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见到成效。
更多刺激
在政坛心火旺盛、全球市场仍紧张不安之际,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提名本·伯南克(BenBernanke)连任美联储(FederalReserveBoard)主席。
但华尔街似乎并不买账,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Roach)公开撰文表示对该项任命的反对。实际上,在华尔街,很多机构都认为,作为对大萧条有着深入研究的伯南克的确是处理危机的不二人选,但在危机已经逐步退去,经济需要进一步刺激和发展的过程中,伯南克的观点和理论似乎就不合时宜了。更重要的是,尽管接手了格林斯潘留下的烂摊子,但事实上,伯南克本人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也难辞其咎。
但伯南克又受到了各国央行的欢迎,毕竟通过他与其它央行的合作,将可继续在退出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减少其对经济和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
几乎同时,美国政府、国会公布了2009财政年度以及未来十年联邦财政预算赤字预测,整体数额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白宫和国会对美国2009财年财政赤字的预测比较接近,约为1.6万亿美元,远远高于2008财年的4550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奥巴马政府此前公布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措施。这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2%,为1945年以来占GDP百分比最高的一次。
美联储的政策也在寻求延续性,美联储近日表示,它将在10月份前完成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购买计划,购买国债是在利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继续放松银根的一种方式。
马骏仔细地分析指出,美国GDP的年化增长率很可能从今年上半年的负3%左右迅速上升到明年上半年的正3%左右,也可能会比3%高很多。他认为,根据中国出口与美国经济的历史相关性,估计中国出口的增速会从今年低谷的(5月份-26%的同比增长)上升到今年年底的正增长,和明年年中的同比15%左右。
而这些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含义颇深,如果出口开始重新成为就业和增长的一个动力,就不应该过度担心抑制地产泡沫的措施会导致经济再次下行;出口的超预期反弹会导致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加速增长,从而加大国内流动性继续扩张的压力或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压力。
法国兴业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马博文(GlennMaguire)更指出,中国的消费总量仅为美国消费总量的18%、欧洲消费总量的24%以及日本消费总量的50%。因此中国内需的增长显然不足以抵消世界三大经济中心的需求萎缩。中国的投资量约为美国投资总量的80%、欧洲投资量的65%以及日本投资的145%。因此,中国的投资政策显然会对全球的投资周期造成影响。这些不同的增长组成部分清楚地解释了为何中国经济会与全球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非相关性。
“中国的复苏有所帮助,但中国的进口不足以弥补全球市场的需求乏力。”DavidResler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