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压抑股市的主要原因是,新年以来密集出台的紧缩性政策以及对未来的紧缩政策预期。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的确存在着较大压力。而这种压力和难题,完全可以用创新的思路予以破解。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短期内一连串政策的出台,又给市场造成了刺激政策将提前退出的预期。管理层的一个又一个解释或辟谣,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反而让市场预期更加坚定。
市场预期,有理性预期和非理性预期之分,一旦非理性预期占上风,就会形成通胀恐慌,进而使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形,那样的话,抑制通胀就变得很麻烦了,甚至比抑制真正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胀要麻烦得多。所以,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思路必须创新。
首先,要能操控和驾驭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不能拿“针对性和灵活性”当成一个包盛万物的筐子,不分青红皂白什么情况都往里装。比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针对性是什么?使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解决商品供求矛盾问题,不但南辕北辙,而且有可能会助长矛盾。
其次,对流动性管理,应重在“疏”而不在“堵”。不能认为年初新增信贷过多,就等同于全年都过多。银行放贷是市场行为,究竟新的一年,放贷规模有多大,往哪投,什么时间投,银行比谁都慎重。可以这样说,只要商业银行是将新增贷款投放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投放到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并且信贷结构科学合理,就不用担心新增信贷投放会引发通胀甚至资产价格上涨。对此,管理层的职责就是要“疏”。
再次,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在增加透明度方面,央行应增加与社会公众、与市场的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有关金融数据和信息,传达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及调整某一项货币政策的理由,以使市场主体增强对货币政策的了解,进而对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预期不会产生过大偏差。另外,需要提高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提请增加行业或者经济区域的委员代表。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不妨考虑把货币政策委员会从目前的政策咨询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勇:把握流动性管理还需创新思路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CPI数据出炉 国家调控政策备受关注
·央行“被加息” 易宪容:中国半年内不可能加
·西部证券宏观数据点评
·好数据咋变成坏消息?
·人民日报:清醒面对好成绩 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主要发达经济体或提前加息
·巴菲特:美经济反弹缓慢 预计中国今年增9%
·中国强劲数据为汇市提供走势信号
·央行“被加息” 易宪容:中国半年内不可能加
·西部证券宏观数据点评
·好数据咋变成坏消息?
·人民日报:清醒面对好成绩 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主要发达经济体或提前加息
·巴菲特:美经济反弹缓慢 预计中国今年增9%
·中国强劲数据为汇市提供走势信号
·新加坡专家:中国经济发挥砥柱作用
·章玉贵:中国应警惕GDP“五万亿美元陷阱”
·央行“被加息” 易宪容:中国半年内不可能加
·如何应对“三重”危机
·主要发达经济体或提前加息
·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持续回落
·今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
·张卓元:以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章玉贵:中国应警惕GDP“五万亿美元陷阱”
·央行“被加息” 易宪容:中国半年内不可能加
·如何应对“三重”危机
·主要发达经济体或提前加息
·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持续回落
·今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
·张卓元:以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