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CPI超预期上涨 负利率时代来临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03月11日 20:36 中金在线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一些专家认为,CPI上行趋势渐现,通胀压力不容忽视,但未来数月物价不太可能出现快速跳升的情况,全年物价走势可能呈倒“U”形。

  季节因素致CPI超预期上涨

  尽管大家对春节所在月的消费热度有所预期,但2月份CPI同比涨幅高达2.7%,仍然出乎市场平均预测水平。

  食品价格的明显上涨,被认为是2月份CPI涨幅偏高的最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有六种上涨,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8%,居住价格同比上涨3%.

  “由于食品价格占CPI的权重在1/3左右,导致2月份CPI季节性上扬。”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此外,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年终奖、年底双薪的集中发放,也使得居民消费需求集中快速释放。”

  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亦显示,2月份日常消费品在持卡人总体消费中的占比提升。作为传统节日特有的现象,食用农产品等日常消费品价格出现阶段性升高,而从国内持卡人的消费习惯看,春节期间的采购行为更多集中于食品饮料、喜庆工艺品、玩具等日常生活消费品和小型商品。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纵观1995-2009年春节所在月的CPI数据,平均环比涨幅为1.6%,高于今年1.2%的水平。

  通胀压力不容回避

  专家认为,虽然2月份的CPI超预期上涨有季节因素,但从去年11月CPI由负转正以来,物价总体向上的态势逐渐清晰。加上去年同期物价较低导致的“翘尾因素”,今年二季度物价指数还会进一步上扬,可能突破3%的水平,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连平认为,近期外贸进出口等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复苏强劲。国内外需求的快速增长、境外输入型因素等,都会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的压力。

  内需强劲与外需回暖将驱动工业加速回升,从而带动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显著拉升工业品需求,推动PPI上涨,并进一步传导至消费品价格。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露表示,PPI的上涨态势将持续到今年年中,下半年涨幅将有所趋缓。

  而在部分专家看来,近期多个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给“物价”这个水池加了一瓢水。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此前在上海一个论坛上表示,“新一轮的工资上涨悄然展开,当工资开始动的时候,通货膨胀已经埋到了地下。”

  “负利率”时代来临?

  一个微妙的变化是,2.7%的CPI涨幅,已经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又将迎来久违的“负利率”时代?加息离我们还有多远?

  鲁政委认为,在1-2月份数据稳定性较差的月份,不宜对相关数据过分解读,更不能简单以是否“负利率”为据决定货币政策调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长还有许多不确定性,不会在短期内进入加息进程。

  他认为,由于食品价格涨势趋缓,而非食品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未来数月物价不太可能出现快速跳升的情况,全年物价走势呈倒“U”形走势,应能控制在3%左右。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通胀预期的核心在于信贷调控而非利率调控。如果未来出现持续负利率的情况,不排除会动用加息工具。但为了在补贴居民“负利率”损失的同时不增加企业成本,有可能采用不对称加息,即提高存款利率而贷款利率不变,或者存款利率多提、贷款利率少提。

  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央行公布的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01亿元,比1月1.39万亿元的新增规模下降约五成。与此同时,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加大力度回笼资金,春节后的三周内已经回笼资金6890亿元,连续三周净回笼。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