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伊始,央行重启三年期央票发行,这无疑是货币回笼力度上的加码之举。结合当前的经济基本面、资金面和商业银行信贷情况考虑,央行选择在4月初重启三年期央票,有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保持未来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均衡和适度充裕。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大量投放的流动性已经开始引发资产泡沫,通胀预期也逐步加强。去年7月份开始,央行逐步加大货币回笼力度,陆续采取了1年期央票重启、两度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等措施。不过目前来看,前期货币政策的调整尚未令此前过度宽松的资金面伤筋动骨。春节后截至上周末,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六周净回笼,累计净回收资金近8000亿元,而同期资金利率水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小幅下行,这反映出银行体系资金面仍然充裕。
与此同时,随着二季度的来临,商业银行季初信贷需求再度释放,又给央行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带来挑战。在3月末召开的2010年第一季度例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要努力做到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此前曾有传言称,监管层要求今年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要按照“3322”比例来控制。而从第一季度信贷投放情况来看,机构预计一季度新增信贷将在2.6万亿元以上,在全年新增贷款7.5亿元的目标中占到近35%。如果继续遵循之前的回笼力度,二季度再度突破目标将难以避免,并将对三、四季度的信贷造成更大压力。因此,央行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资金回笼力度。
经济基本面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前需考虑的首要因素。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首次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进行了较为乐观的评估,称“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而并非以往的“经济复苏的基本面还不牢固”。从中可以发现,央行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基本消除,进一步增强收紧力度的后顾之忧也相应减轻。
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来看,选择重启三年央票发行有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鉴于央行始终强调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考虑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对热钱流入的担忧,央行对价格调控手段的运用非常谨慎,因此近期的调控手段仍以数量型工具为优。而在数量型工具中,排除重启三年央票,其他工具的使用均面临着各种压力。首先,加大一年期央票发行量将对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构成上行压力。作为基准利率风向标,一年期央票利率的上行将给市场带来强烈的加息预期,并被理解为适度宽松政策的正式退出,这是管理层所不愿看到的。其次,继续大量发行3月期央票将给未来的货币调控带来难度。统计显示,截至4月7日,7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已达3480亿元,而3月份3月期央票发行了5000亿元,如果继续按这一力度发行3月期央票,7月份到期量将达8000亿左右(这还不包括91天期正回购)。对于6月份的28天期回购及之后的调控都将造成不小的困难。第三,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是数量调控的一种手段,但它的上调往往被市场理解为较大力度的货币紧缩,从而给市场层面的冲击较为明显。而且当前大行的准备金率水平已经达到16.5%,距离17.5%的历史高位已相差不远,继续上调的空间已经不大。
综上所述,此次重启三年期央票发行是把握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央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未来信贷相对均衡投放、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货币政策目标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重启三年央票力保流动性均衡适度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美国缘何突然放低姿态
·央行研究局专家:人民币短期不会加息
·周K线完美突破旗形整理 126亿资金转战7大板
·人民币升值利弊几何
·人民币汇率不应成为全球关注的最重要问题
·野村:香港两大关键行业正迅速复苏
·西南旱情增加通胀预期管理难度
·何维达:货币政策动向三大预期
·央行研究局专家:人民币短期不会加息
·周K线完美突破旗形整理 126亿资金转战7大板
·人民币升值利弊几何
·人民币汇率不应成为全球关注的最重要问题
·野村:香港两大关键行业正迅速复苏
·西南旱情增加通胀预期管理难度
·何维达:货币政策动向三大预期
·构建“房价CPI”:用调控通胀的方式来调控房
·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
·三年央票重启有何深意
·中国经济未现过热全年或将“前高后低”
·专家称人民币升值不会增加美国就业
·美国延后发布汇率报告 网民认为是以退为进
·专家称中美汇率争端显转机 合作基调未变
·警惕赖债型通胀诱惑
·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
·三年央票重启有何深意
·中国经济未现过热全年或将“前高后低”
·专家称人民币升值不会增加美国就业
·美国延后发布汇率报告 网民认为是以退为进
·专家称中美汇率争端显转机 合作基调未变
·警惕赖债型通胀诱惑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