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发布了2009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公布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增长43.2%;其中用于廉租住房支出187.1亿元,占1.5%。
在2009年房价疯涨的背景下,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也实现了43.2%的增长,在意料之中。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全国廉租住房支出居然仅占“卖地收入”的1.5%。这样的投入力度,如何能满足群众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近年来,虽然中央政府频繁出台措施,要求地方增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但是,地方政府真正响应这一号召的很少,在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存在着“消极应对”、“积极抵制”的心态。理想的房地产市场应当是,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让有钱人通过市场购买高价的商品房,让普通工薪阶层和困难群众,通过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当前楼市中,市场和保障这两条腿,市场这条腿跑得飞快,普通老百姓快马加鞭,也赶不上房价这匹已经疯狂的“疯牛”;而保障这条腿又跑得畸慢,少量的保障性住房一推出来就被一抢而空,对社会庞大的需求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廉租住房支出仅占“卖地收入”的1.5%的事实,再次说明了地方政府在建设保障性住房上的消极与惰性。
土地是全民共有的资源,政府卖地的收入理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要用于住房保障建设。然而,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患上了“土地财政”依赖症,没有卖地收入,几乎就无法生存和正常运转。他们从农民、市民手中低价买地,然后再高价卖给开发商,这一方面在导演出一场又一场本不该出现的强拆悲剧,另一方面也加大商品房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投入上如此“吝啬”,导致许多本该享受保障性住房的群众被迫被推向商品房市场,这必然人为加大商品房市场的需求,加剧住房供求矛盾,助推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地方政府要从民生和社会低收入群体的“生存权”、“居住权”的高度,重视对中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加大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支出在土地出让收入中的比重,让大部分卖地收入用于群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幸而,一些地方政府已认识到这一点。今年初,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曾公开表示,北京将拿出一半以上的一级土地出让收入建设保障性住房。北京的这一做法值得全国学习。
作者系福建省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律师
廉租住房支出与“卖地收入”悬殊太大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两会不是做秀场
·外媒:中国可能在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
·宏观角度更能看清市场
·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愿当高薪农民工
·周小川的回应是定心丸吗
·日本经济离崩盘还有多远
·加息是疫苗而非急救药
·负利率时代通胀或成未来中国经济最大难题
·外媒:中国可能在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
·宏观角度更能看清市场
·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愿当高薪农民工
·周小川的回应是定心丸吗
·日本经济离崩盘还有多远
·加息是疫苗而非急救药
·负利率时代通胀或成未来中国经济最大难题
·外媒看中国:对人民币无须大动干戈
·高房价能否倒逼出新人生观
·工行:未来6个月内居民投资股市楼市意愿下降
·美国推迟发布汇率报告:如此“容忍”不要也
·银行不能向炒房者放贷吗
·国信证券:前瞻性加息可能性提升
·日本经济离崩盘还有多远
·外媒:中国可能在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
·高房价能否倒逼出新人生观
·工行:未来6个月内居民投资股市楼市意愿下降
·美国推迟发布汇率报告:如此“容忍”不要也
·银行不能向炒房者放贷吗
·国信证券:前瞻性加息可能性提升
·日本经济离崩盘还有多远
·外媒:中国可能在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