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众研究研报:现在可以确定了,二季度宏观调控的主要特征将是货币政策退一步,楼市调控进一步。
在上一个十年周期,中国货币政策犯下了两大错误:一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扩张滞后财政扩张导致经济增长跌破8%;二是在2003年后的经济高增长周期(GDP连续6年超出10%)中,货币紧缩后导致2007年的过热。
因此,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央行在2009年一下子砸下去9.6万亿,与一揽子投资计划共进退,到了2010年一季度,又猛踩“急刹车”。
两调存款准备金率,先后重启1年期央票、3年期央票,再加上严厉的窗口指导和强力的公开市场回笼,硬是硬生生地将银行信贷投放的季末效应给压了回去。很明显,央行不仅汲取了上个十年中的经验教训,也极好地抢住了一季度这个时间差,在市场尚存幻象的间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了宽松政策回撤的第一步胜利。
不过,随着信贷调控暂时到位(3月份人民币信贷投放5100亿元,同比少增1.38万亿元),通胀预期暂时缓解(3月份CPI低于年初预期,仅为2.4%),而中央决策层对经济定性也趋于谨慎,货币政策可能在二季度后撤一步,而被推向宏调前台的将是楼市调控。
特别值得投者重视的是,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和当天,国务院相继召开了两场国务院常务会议。
前一场会议是“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员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重点是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后一场会议是“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措施”,重点为是“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将二套房贷款比例从此前的不低于40%提高到“不得低于50%”。
不难看出,加强楼市调控就是二季度“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体现。
关于二季度楼市调控的看法,我们的观点是:就二季度而言,调控重心侧重在市场这条线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首要调控目标。具体而言,信贷、财税、土地将成为二季度调控楼市的三大杀手。
也就是说,遏制房价将成为二季度宏调的一大重点。实际上,国务院此次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也与我们在4月12日提出的“对二套以上的房产实行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累进制将是可以预期的政策”非常一致。
我们同时希望指出一点,尽管打压房价也将对房地产投资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挤压房地产投资不是二季度调控的重点,一个例证是,在国土部刚刚公布的2010年全国土地供应计划中,将今年的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由去年7.65万公顷大幅提升至18万公顷,增幅高达1.35倍。
由于楼市调控的效果,我们此前的研究已经指出,二季度将是政策时期,不大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市场需要警惕的是政策累积效应在下半年全面爆发。
宏调变奏:货币向后 楼市向前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两会不是做秀场
·日本经济离崩盘还有多远
·宏观角度更能看清市场
·外媒:中国可能在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
·高房价能否倒逼出新人生观
·美国推迟发布汇率报告:如此“容忍”不要也
·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愿当高薪农民工
·周小川的回应是定心丸吗
·日本经济离崩盘还有多远
·宏观角度更能看清市场
·外媒:中国可能在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
·高房价能否倒逼出新人生观
·美国推迟发布汇率报告:如此“容忍”不要也
·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愿当高薪农民工
·周小川的回应是定心丸吗
·叶海林:金砖四国需要走的路还长
·我国经济尚未进入过热区间
·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投资冲动和通胀压力并存
·经济走势日趋明朗 不妨加大政策退出力度
·对未来经济复杂性要有更清醒认识
·CPI和PPI仍会缓慢上涨
·人民币升值不会减少中美贸易顺差
·商务部:中美贸易真实状况被误读
·我国经济尚未进入过热区间
·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投资冲动和通胀压力并存
·经济走势日趋明朗 不妨加大政策退出力度
·对未来经济复杂性要有更清醒认识
·CPI和PPI仍会缓慢上涨
·人民币升值不会减少中美贸易顺差
·商务部:中美贸易真实状况被误读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