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前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轻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
然而,“三大动力”的衰减乃至丧失也正同时发生于中国,使得中国经济面临30年未见之大变局,搞得不好中国经济不仅可能出现二次触底,还可能陷于长期低速增长。
许多人预期,中国的楼市还将反弹,正如太阳每天必将升起一样。然而,房地产问题的政治化,意味着政府已经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甚至容不得商量和犹豫。政府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依赖房地产来支撑经济增长,必须痛下决心像戒毒一样“quit(戒)”掉对房地产的依赖。因此,本轮楼市的铁腕调控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接下来,政府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重演以往“调控-放松-再调控-再放松”的怪圈。
如何防止楼市再度反弹甚至是报复性反弹,如何巩固楼市调控来之不易的成果,特别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中国经济因“三大动力”消失而步入增长的黄昏呢?笔者以为,中国政府必须有极大的改革紧迫感,趁着经济正从金融危机的衰退走向反弹的宝贵机会,从楼市调控走向全面改革,以改革来稳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并通过改革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取代对房地产的依赖,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改革意味着利益分配边界的调整。很显然的是,政府必须重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首先,要痛下决心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为此要坚决抑制炒房行为,同时大力发展住房保障,让老百姓的购买力从住房上释放出来。其次,必须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楼市调控的重拳出击是不够的,中央政府还必须给土地财政型的地方政府解套,为此要考虑启动地方发债权,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耕地调剂等方面寻求突破,使得级差地租得以按市场方式重新配置,由此既平抑房价又增加百姓收入,从中设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纳税点。再次,要坚决中止“国进民退”的倒行逆施现象,让财富从垄断领域更多地进入到一般竞争性领域,并通过改革塑造新的增长点,既引领民间资本的新流向,又为中国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机会。
中国经济出路在于全面改革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中国定价权缺失 源于“制度硬伤”
·开发商死扛房价 楼市新政已呈“不进则退”之
·欧元暴跌连连 专家称人民币汇改“良机已至”
·新房产税开征 谁也不必太恐慌
·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四种演绎方式
·工资集体协商为何踌躇不前?
·求解“两难宏观局面”需立足国内
·经济转型的基础
·开发商死扛房价 楼市新政已呈“不进则退”之
·欧元暴跌连连 专家称人民币汇改“良机已至”
·新房产税开征 谁也不必太恐慌
·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四种演绎方式
·工资集体协商为何踌躇不前?
·求解“两难宏观局面”需立足国内
·经济转型的基础
·央企转让地产业务无人接盘是资产回报不明朗
·险资4月股票投资缩水近百亿元
·英国愿做中国企业全球化跳板
·强化对国际游资冲击监管正当其时
·开发商死扛房价 楼市新政已呈“不进则退”之
·欧元暴跌连连 专家称人民币汇改“良机已至”
·国税总局:限售股转让所征的个税人均近10万
·中国定价权缺失 源于“制度硬伤”
·险资4月股票投资缩水近百亿元
·英国愿做中国企业全球化跳板
·强化对国际游资冲击监管正当其时
·开发商死扛房价 楼市新政已呈“不进则退”之
·欧元暴跌连连 专家称人民币汇改“良机已至”
·国税总局:限售股转让所征的个税人均近10万
·中国定价权缺失 源于“制度硬伤”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