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新股数据 >> 正文
谁是创业板的业绩变脸王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10月28日 16:04 时代周报 
  特约记者 张欣培

  “十年磨一剑”。一年前,创业板在投资者的一片追捧声中成功登陆。然而,在开锣仅满一年之际,创业板似乎并没有继续赢得投资者的认可。众多创业板的业绩变脸程度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2.28%,其中沪深300同比增长44%,而创业板同比增长仅为27.08%。与此同时,整体A股市场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41.09%,而创业板同比增长仅为25%。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双双垫底。

  创业板中报披露后,以“高增长”为标签的创业板因业绩跑输中小板和主板引起质疑。不过,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刚认为“创业板高增长目前还没有体现”。

  不可否认,创业板中确实有不少黑马个股,展示了不俗的实力。根据Wind中的创业板中报数据显示,超图软件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7%、净利润同比增长293%的业绩,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创业板中的成长之王。双林股份紧随其后,净利润增长高达207%。国民技术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幅也达到141%,是创业板中营业总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创业板中有风光无限的,也有面临退市危险的。具有可比性的105家创业板公布的半年报中显示,2010年上半年创业板中营业总收入出现负增长的达到15家。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20%的为13家。其中23家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分列创业板业绩下滑前三位,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分别高达82.07%、76.60%和69.79%。

  许多创业板在上市不到三个月内,业绩就出现了“乾坤大转移”。如华平股份、南都电源,奥克股份。但是国联水产的变脸速度之快绝对无人能出其右。2010年7月8日,国联水产正式在创业板上市,一周之后,国联水产随即发布公告称,预计2010年中期净利同比下降15%至35%。在其半年报中显示,国联水产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6.15万元,同比下降15%。业绩降幅位居16位。

  业绩变化之快,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上市前风光无限,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翻番增长。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业绩就大相径庭。让我们细数一下几家业绩变化最大的“变脸王”。

  华平股份:

  上市三月 营收净利跌幅均破50%

  今年4月份才登陆创业板的华平股份,可谓“生不逢时”。4月份,正是A股市场行情大幅调整之际。尽管上市第一天,华平股份以“高成长”的华丽外表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然而,仅仅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公司就交出了一份让人大失所望的成绩单。

  中报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跌破50%。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9万元,同比下降50.61%。实现净利润363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6.60%。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公司主要从事基于 IP 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研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各行业和组织提供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其主营业务多媒体通信系统实现收入2167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33%。

  根据中报显示,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上半年未实现大客户销售。公司自2008 年开始实施大客户战略,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重点开发大客户,大客户战略的成功实施使公司近几年的业绩增长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业绩不稳定的风险,公司的业绩依赖于少数几个大客户,使得公司业绩在一年期内的各季度之间过度波动。

  在分析人士看来,华平股份显然是创业板公司中大客户依赖症发作的最典型代表。华平股份对大客户具有极其严重的依赖性,其大客户的波动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股价的稳定性。

  华平股份招股书上表明,2009 年度、2008年度、2007 年度,公司对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7,045.01 万元、3,556.64万元和4,557.69 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依次为69.29%、44.81%和61.76% 。2010年上半年,未有大客户销售,也导致了华平股份业绩的大幅下滑。公司在大客户集中的北京地区,其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达到83.80%。

  此时,募集到的资金尽管没有对公司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似乎对业绩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华平股份共募集资金6.5亿元,但投入使用的仅为136万元。余款全部存入银行获取利息,其利息收入竟然占到了净利润的68.7%。

  毋庸置疑,华平股份患上了大客户依赖症。其大客户决定了公司的发展。面对半年报惨不忍睹的业绩,中国人寿保险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高额合同似乎将会为华平股份带来好运。

  9月7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华平股份签订了金额为3498万元的网络视频会议软件及设备购销合约。10月11日,中国人寿与华平股份在一体化高清视频终端方面签订了金额为1318万元的合约。两份合同的签订无疑解决了华平股份的下半年之忧,对其2010年年度的业绩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尽管公司正在多方面努力改变现状,中小客户得到了较快的增加,但华平股份证券投资部人士说:“由于小客户投入的资金量和对盈利的贡献上,规模还是较小,我们的重点还是大客户。”

  面对公司过度依赖大客户的现状,如果华平股份不即时采取有效措施,不积极开发新的增长亮点,公司很难从根本上走出困境。若想让公司走更长的路,华平股份任道而重远。

  朗科科技:

  创始高管被辞职 “科技先锋”显疲态

  上市前,朗科科技业绩稳定,一直维持在3900万元以上。但仅登陆创业板三个月,朗科科技就上演了一场业绩大逆转。

  朗科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截至2009年9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共计116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另有220项发明专利尚在申请过程中。随着公司专利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及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预计未来公司专利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从该表述来看,公司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但据今年中报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06亿元,同比下降3.02%。实现营业利润1021万元,净利润957万元,降幅分别为42.66%和33.49%。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减少51.72%。

  “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一直是朗科科技重要的盈利模式。招股说明书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专利授权许可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9%、9.37%、16.50%、12.76%,专利授权许可占公司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31%、27.34%、39.56%、48.99%,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司专利授权许可业务逐渐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公司的另两大业务—移动存储和芯片的生产销售,毛利率一直较低。

  然而,上市后的朗科科技似乎并未延续这种良好势头,其授权许可收入连受打击。今年4月6日,公司公告表示,其“优盘”商标被认定为商品通用名称,予以撤销注册;7月8日,朗科又公告称,公司于2006年7月7日与金士顿签订的4年专利授权许可合同已于2010年7月6日终止。

  盈利模式单一,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如不能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公司的发展前景将不明朗。

  祸不单行。此时,创始高管邓国顺却辞去了除董事外的全部职务。面对套现质疑,公司董秘给出了明确回答:邓国顺所持有的股权锁定期为3年,他日后还将留任董事,因此辞职与套现无关,仅为个人原因。

  邓国顺为朗科科技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U盘之父。1999年,邓国顺与成晓华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闪存盘—优盘。目前,邓国顺持有占公司总股本23.13%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成晓华位列第二,持股比例为16.50%,双方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为何在公司成功上市之后离开花费自己11年的时间亲手建立起来的公司呢?内部矛盾或成主要原因。

  “邓国顺离职其实早在业内预料内”,一位曾在朗科担任中层领导的人士介绍说。

  据媒体报道,邓国顺是一个较为独裁的人,两年内已基本不管公司内部的事情,更多的是成晓华负责。邓国顺的很多做法让其他几个股东深为不满。“公司管理层内讧严重,几大股东早就有想法,重组公司管理层。”

  邓国顺离职后,成晓华上任的第一次董事会,即展开了二人的正面交锋。

  10月9日,成晓华在执掌“帅印”后主持初度董事会会议,审议有关调整公司根基组织架构、调整部门高管分工和调整部门岗位薪酬3项议案。令人意外的是,持有异议者恰是刚刚卸职的邓国顺及朗科科技副总经理向锋。

  以“科技先锋”为标签的朗科科技,上市不到三个月便上演业绩“黑脸”。单一的盈利模式,扑朔迷离的业绩成长,再加上潜伏的内部矛盾,朗科科技危机重重。其未来业绩如何,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南都电源:

  业绩降近七成 激励方案疑注水

  南都电源于今年4月份成功登陆创业板。招股书上显示,公司在阀控密封蓄电池行业竞争地位较强,在国内同行中产品海外销售收入排名第一。但上市后,“海外销售老大”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根据中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为321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4.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2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9.48%。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19.25%,比去年同期下降 13.38个百分点。同时,公司预计2010年1~9月累计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累计净利润下降35%~65%左右。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全密封蓄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其中用在通讯后备储能蓄电池是公司报告期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下滑。

  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使得公司的产品价格明显下滑。二是非铅材料采购价格上升,造成毛利率下降。公司的产品价格仅与铅价联动,与非铅材料价格不联动,非铅材料采购价格上升也使得公司毛利及毛利率明显下降。

  但是此理由似乎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曾有投资者抱怨,同为生产锂电池的创业板亿纬锂能,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净利润同比增长21.68%。

  就在风口浪尖上,南都电源又推出了800百万的股权激励:未来三年(2010年~2013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40%,即2012年的净利润较2010年不低于100%,2013年较2010年不低于180%。

  此外,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为授权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自本期激励计划首次授权日起满30个月后,激励对象应在未来54个月内分两期行权。一位券商研究员曾表示,“如果仅看未来的情况,这份股权激励显得有些苛刻”。

  然而,为何在2010年业绩不看好的情况下推出这样苛刻的股权激励机制呢?

  公告发出后,引来了舆论的一片指责。市场认为南都电源此时推出股权激励有“钻空子”嫌疑,公司是运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糊弄投资者”,让投资者恢复信心。

  南都电源业绩下滑近七成,三季报也可能下滑35%~65%,而激励方案的行权条件又以2010年为基准,因此有人认为在未来发展中,高管行权无疑探囊取物。

  有券商人士认为:南都电源上市后业绩即大变脸,而从股权激励看,公司又对未来三年的业绩走向十分有信心,完全是一个V形反转,变化如此之大,不排除做低业绩的可能。而公司在业绩处于V形反转的低谷提出股权激励方案,“准确”地踩到了低点。由于股票期权行权定价条件依据二级市场设定,对享受激励待遇的高管们来说,无疑抄了一个大底。

  河北功成律师事务所薛洪增律师也向媒体表示,即使股权激励方案不违反规定,也存在明显的瑕疵。股权激励旨在将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捆绑”,而该股权激励将基准业绩建立在不确定的2010年基础上,高管们完全可以在规则范围内“怠工”,坐视2010年业绩“见底”。

  针对外界质疑,该公司负责人曾在媒体上表示,股权激励被大众所曲解。他们确实想吸引优秀的人才。目前,尽管南都电源处于低谷,但某券商研究员表示,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南都电源还是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

  宝德股份:

  净利同比降82% 降幅居首

  宝德股份堪称创业板中成长最差的上市公司。2010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5.29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万元。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82.82%和92.94%。净利润更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2.22个百分点,是创业板中净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公司。

  公司业绩下降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变脸之快,在创业板中也属罕见。在上市前的公告中,宝德股份表示,2009年前三季度,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实现净利润2500.49万元。但今年3月公布的年报却显示,2009年全年,公司仅实现净利润2683.28万元,四季度已经处于微利状态。

  宝德股份主营产品为石油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系统。主营业务包括顶驱、复合钻机电控系统,直流、变频电传动和服务、备品备件。其中高端产品直流、变频电传动的毛利率占到了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的58.99%,但其营业总收入却同比下降了86.87%。而备品备件的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大,下降幅度为42.11%。

  订单式的收入模式,导致公司收入分布情况会随着重点客户的变化而变化。在公司主营业务五大分布区中,除西北地区下降为31.31%,华北、华东、西南的下降幅度均超过80%。华东地区下降幅度达到了96.46%。平均主营业务减少了83.35%

  公司把业绩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形势的严峻和竞争的加剧:全球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滞后性的影响,油田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纷纷缩减投资,技术装备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部分正在履约和在谈项目被搁置。

  但是在宝德股份的招股书上明确说明,2005年至2007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稳定在60%以上,净利润增速稳定在80%以上。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个行业仍然处于石油勘探和钻采景气周期内。石油钻采行业蓬勃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宝德股份提出顶驱、复合钻机是机械式钻机向电传动钻机发展的过渡产品,市场发展前景有限。而直流、交流变频电传动系统符合石油钻机发展的主流,属于市场高端产品。从2006年开始,其占主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

  然而,在其2010年中报中,直流、交流变频电传动系统所占主营业收入比重从75.57%下降为60%。而产品的毛利率增长幅度也仅为4.36%,远远低于顶驱、复合钻机电控系统的16.70%和服务、备品设备的42.11%。在之前,公司一直宣称其产品的毛利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其对公司毛利贡献逐年增大的同时,带动了公司综合毛利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业绩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为订单式生产模式,单一的产品结构形成了对客户较高的依存度。产品结构单一造成了公司的风险。宝德股份不仅产品结构单一,超募的资金也不知何用。

  宝德股份超募资金达1.6亿元,其中2000万元用做永久补充流动资金,0.85亿元存入银行获取利息。半年内,公司取得144万元的利息收入,占了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50.8%。

  有媒体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代表人曾指出,当初宝德股份申报上市时,许多投行人士都认为宝德股份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不会获批;公司最终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之一,确实出乎许多业内人士的预料。宝德股份业绩下滑速度之快,说明公司上市很有可能存在财务包装的嫌疑。

  曾几何时,宝德股份号称是“我国石油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系统行业最具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但如今却不得不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的尴尬局面。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