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对今明两年通胀形势要有充分估计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12月27日 09:17     韩康 张青 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为维持增长与通胀的平衡,货币政策应前紧后松,重在控制农产品和资源品价格上涨势头。

  预计今年12月的同比CPI为4.1%,第四季度CPI的同比指数不低于4.3%,全年CPI将不低于3.2%;预计2011年通胀形势的总体特征是,上半年CPI将持续上涨,在6月份达到全年峰值,可能会超过4.5%,随后逐月下降,全年为4%左右。

  今年7月以来,我国CPI逐月提高,10月份达到4.4%,通胀预期成为通胀现实。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由于本轮通胀成因比较复杂,政策传导发生实际效应尚需时日,预计通胀还会延续发生作用一个较长时间,对此要有充分准备。

  一、根据我们对2001年以来连续9年月环比CPI的跟踪观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CPI同比指数将不低于4.3%,全年不低于3.2%

  我们对2001年以来连续9年的月环比CPI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无论是通胀年份还是通缩年份,每年最后三个月的CPI月环比指标都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现象,即11月与10月的指标差基本在正负0.1%到0.5%之间(除2005年的差额为-0.7%外);12月指标都高于11月份(除2003年略低0.5%外).

  遵循以上规律,综合分析今年下半年各月的CPI、PPI、PMI、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充分考虑到已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近期市场状况,我们推测,今年四季度CPI的环比指标也很可能按此规律出现,即在10月CPI环比指标0.7%的基础上,12月不低于0.6%。

  再通过CPI同比指标和环比指标的细致换算,我们推算出今年12月的同比CPI为4.1%,第四季度CPI的同比指数不低于4.3%,全年CPI将不低于3.2%。

  二、根据对物价翘尾因素的全面分析,预计2011年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前三季度更为明显,全年CPI可能为4%左右

  按照前面的预测分析,2010年全年CPI同比约为3.2%,很可能会给一些人造成误解,认为全年物价的平均水平并不算高,只比年初控制目标多了0.2个百分点,不需要特别关注。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今年CPI的环比指标(尤其是下半年的指标)将对2011年的物价水平产生非常重要的翘尾因素影响。这主要是指当年各月的CPI环比指标,要直接计入下一年度各月CPI的同比指标,即使下一年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也会反映在各月CPI的同比指标变动上。

  根据我们预测研究的数据,今年12月的CPI环比为0.6%,明年1—12月翘尾因素的影响分别为:3.5%、2.2%、2.9%、2.8%、2.8%、3.5%、3.1%、2.4%、1.8%、1.1%、0.6%和0,对全年CPI的总体影响为2.23%。 由此排列分析可以看到,在翘尾因素的持续影响下,明年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前三季度的通胀压力会较大。即使2011年的新增通胀因素为零,前三季度也会有三个月份的CPI达到或超过3%;有三个月份的CPI接近3%,只有在明年第四季度,物价翘尾因素的影响才会逐步递减。

  综合以上分析,以及我们对历年CPI各分类指标变动规律的认识,预计2011年通胀形势的总体特征是,上半年CPI将持续上涨,在6月份达到全年峰值,可能会超过4.5%,随后逐月下降,全年为4%左右。

  三、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维持增长与通胀的平衡,货币政策可选择前紧后松,重在控制农产品和资源品价格上涨势头

  1。在政府宏观管理目标上,明年通胀控制设定在3.5%—4%为宜。今年物价翘尾因素可能对明年全年CPI的影响超过2%,这种情况下若继续把政府通胀控制目标定为3%已不现实,但定得过高如4.5%以上也不合适,可能导致全社会通胀预期的提升,为物价调控带来更大压力。还要考虑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新一轮增长冲动肯定会带来新的信贷压力。这种情况下,将明年通胀目标确定为3.5%—4%比较合适,有利于在平稳发展、结构调整和适度物价之间留出有弹性的合理空间。

  2。货币政策谨慎运用利息工具,认真把握政策出台时机。根据11月和12月CPI的数据,建议明年1月中旬之后适当加大利息调控频次和力度。

  3。充分考虑此次通胀和居民消费节奏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宏观政策的力度和方向。这次以“食品”价格为主要拉动力的通胀过程,城镇居民对粮油糖等商品“提前消费”和“抢购”,农民则“延迟供给”或“惜售”,起到了放大需求和减少供给的作用,改变了正常供求关系和节奏并明显抬高了CPI。因此,在制定2011年的调控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粮油糖“消费相对萎缩”和供过于求状况,严密监测大中城市主要食品批发价和零售价变化情况,以及月度CPI环比涨幅,及时调整宏观政策的力度和方向。

  4。重在发挥国家储备和进出口功能,尽快控制农产品和资源品价格上涨势头。(1)当前形势下,建议暂停执行“最低价收购储备粮”政策,将今年储备粮收储时间后移至2011年二季度粮价稳定或出现下跌时。如粮价仍一路走高,应考虑储备粮的先轮出后轮入,积极调节价格预期。(2)在调控粮、棉、油、菜、糖价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生猪价格波动。11月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高涨,广西、广东等地生猪收购价格创年内新高,养殖户补栏依旧保守,预计明年春节前后猪肉价格会有较大幅度上涨,应及时动用储备手段稳定市场。(3)调整粮食进出口税率,应对国际粮价进一步上升,采取奖进限出政策,防范跨国粮商从我大量采购和囤积粮食。(4)在严格风险监控的前提下,应尽快授予国有大型储备企业(如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进出口权和国内外期货贸易权限,使其有机会利用期现货两个市场、国内外两种资源调控国内价格。(5)总结中投公司成立以来运营国家外汇储备的经验教训,尽快成立“国家储备管理委员会”,构建“国家储备基金”,将外汇储备与粮棉糖、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商品储备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在更大限度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稳定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缩减外汇储备规模。

  5。加大宣传力度,稳定通胀预期。

  从农产品情况看,在近期加大食用油、棉花和食糖等紧缺产品的进口及储备投放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总量将基本持平。应加大此方面的宣传力度,积极稳定城镇居民的价格预期。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