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金融危机后的新加坡,今年经济恢复强劲,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15.5%,新加坡贸工部预测今年新加坡全年可取得13%—15%的高速增长,执全球经济体之牛耳。在今年APEC领导人峰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公布这个数字时还打趣地说,这可不是计算机打错数字,而是非常真实、强劲的经济反弹。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前三个月,新加坡的制造业增长强劲,年比增长30%,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更是增长了139%。在此拉动下,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1%,是16年来最强劲的增长。另外,在公共领域土木工程和私人建筑项目的支持下,建筑业年比增长了11.3%,服务业也增长了8.4%。据新加坡贸工部公布的预估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经济出现了高达32.1%的增长,大大超出了此前专家预测的18.4%的增长目标。这也是自1975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季比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新加坡经济增长上一次超越中国是在十年前的2000年。当地分析师认为,新加坡药剂业产值的增长上扬,以及两个综合度假胜地的开业,推动了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而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服务业的提升也可能对经济和投资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推动本地股市表现超越中国、台湾和澳门等区域市场。
由于经济增长强劲,增长指数不断被刷新,新加坡贸工部今年曾先后三次上调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指标,最新的调整是从原先的7%—9%,大幅度调整至13%—15%。此项调整意味着今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超越1970年时创下的13.8%的记录。贸工部表示,调高的经济预期反映了三个因素,一是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表现很好,二是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比预期的强劲,三是今年下半年的增长势头有所趋缓。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新加坡政府预估的经济增长指数为18.1%,而实际上在制造业的带动下,新加坡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创下新高,达到19.3%,远远超出了第一季度16.9%的增长记录,比此前公布的预估数字15.5%更是高出许多。
不过,从经过季度调整后的统计数据看,新加坡经济的扩张速度有所减缓,第一季度的季比增长高达45.9%,而第二季度的季比增长则减缓到26%。贸工部认为,由于行业特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物医药制造领域的工厂需要关闭维修等,新加坡今年上半年出奇强劲的增长不大可能会持续到下半年。虽然下半年的同比增幅将会继续保持良好水平,但是鉴于目前的经济活动水平,接下来的季比增长幅度有可能有所降低。考虑到这些因素,贸工部今年第三次提高了全年的增长预测。
根据贸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在第二季度继续其出色的表现,同比增长45.5%,这主要是因为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激增,以及在全球对电子产品的良好需求推动下,电子业的强劲扩张。在公共领域建筑活动的支持下,建筑业同比增长了13.5%,超过了第一季度10.2%的增幅。服务业增长了11.4%,良好的全球贸易流量推动贸易相关领域的增长,综合度假胜地的开业和到访游客的增加推动了旅游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另外,在外汇贸易和国内银行借贷业务的支持下,金融服务业也得到强劲增长。
当地经济专家认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今年将超过中国,并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专家认为,新加坡与中国有所不同的是,新加坡是从衰退中走出,而中国去年是以8%—9%的速度增长。
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新加坡的经济曾经遭到沉重打击,但是它却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走出低谷,并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恢复乃至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功不可没。
第一,新加坡职业技能培训成果显著。为应对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国内就业率大幅下降问题,新加坡政府从2008年底就开始实施一项为期两年的“技能提升与应变计划”,旨在通过为企业雇员提供技能培训津贴,鼓励面对冗员调整的企业雇主将员工送去接受专门的技能培训。整个计划拨款达6.5亿新元。
该计划实施以来,效果非常明显。根据新加坡政府的官方统计,截止2009年11月份,至少有26万多名员工参了政府认可的各种培训课程,远远超出原定的22万人的预期。其中有4.2万名求职者在职业培训后重新找到了工作。
新加坡政府认为,延续教育与培训将是新加坡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今后的“技能提升与应变计划”将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计划,政府还为此将在2013年建成两所持续教育与培训中心。
第二,政府始终坚持对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尽管遭遇金融危机,各方面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但是在研究与开发支出方面,新加坡在2008年却创下了新的纪录,达到了71.3亿新加坡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
多年来,新加坡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呈健康发展的势态,不仅政府重视并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资力度,私营企业也不甘落后,投资巨大。仅2008年一年,私营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额即达51.2亿新加坡元,增幅达到20.9%。这些投资主要是来自于制造业,其中电子产业研发的开支增幅高达39.3%。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相关人士表示,私营企业投资经营研发产业对新加坡的科研发展功不可没。新加坡在打造研发经济之初,政府先投入资金建造研发设施,吸引相关人才,营造科研氛围,进而吸引私企注资,形成有规模的研发经济体。如今,私营企业已经把对研发领域的投资当做自己企业发展的源动力,2008年研发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从2007年的66.8%提高到71.8%,是近年来最高的。也就是说,2008年新加坡政府每投入一元的研发资金,就可以带动2.5元的私营企业资金,而这个比例在2000年仅为1比1.5.
在金融风暴肆虐的2009年,新加坡的研发资金有了大幅度的萎缩,仅有60亿新元,比前一年少了15.2%。其中私营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由前一年的51亿新元减少到37亿新元,减少幅度达27.5%。但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在研发方面的开支却同时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23亿新元,比前年的20亿新元还多出了15.4%。
《2009年度新加坡国家科研调查报告》指出,智力资本将是新加坡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李显龙总理也代表政府作出承诺,从2011年至2015年,新加坡政府将把国内生产总值的1%,也就是相当于161亿新元,投入到研究、创新与创业方面的发展。如此以来,新加坡就能在2015年实现科研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5%的目标,同时可以实现新加坡成为国际科研中心,以及亚洲创新中心的梦想。
第三,中小企业历来是新加坡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由政府标新局和当地主要商会与协会联合成立的五家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共向近4万多家中小企业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融资和解决实际困难。而在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期间,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曾得到过企业发展中心的援助。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企业发展中心已经为近4千家中小企业解决了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为其中的1300多家中小企业争取到了总值超过4600多万新元的银行贷款以及1.4亿新元的另类融资。
在去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这五家企业发展中心为多达1.6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关政府多项援助措施的资料以及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与此同时,向企业发展中心寻求援助的中小企业数量近年也有明显的增加,从2005年的2400家增加到去年的1.15万家。
企业发展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经同4.76万家中小企业取得了联系,约占本地中小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除了成立企业发展中心,新加坡政府还特为中小企业设立了“企业通”网站,专为那些刚起步的公司以及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电子政务服务以及政府的计划和相关政策等资料。该网站去年吸引了200多万名访客,点击率达到了8000多万次,每年在“企业通”网站上申请、更新以及取消执照的次数也多达8.5万多次。
另外,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新加坡国家企业发展局从今年4月起每年拨款1000万元,为大约100家中小企业支付其进军海外市场所需的部分开支,该计划预计能帮助上述公司在三年时间内取得总值30亿元的额外海外营业收入。
根据该计划的内容,政府将为中小企业支付50%的第三方开支,包括寻找海外批发商及合作伙伴的职业服务、批发和出口、产品列表、测试和市场认证以及产品改造等方面的费用。
无论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特许经营、合资企业以及并购等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都可得到这项计划的支持,也就是说每个受益的中小企业大约能从政府处得到10万元的资金资助。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局长张力昌表示,中小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第一步往往是从出口开始的,这项计划就涵盖了寻找批发商、合作伙伴的费用,所以更有助于小型企业。因此,这项计划每年将为100家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可帮助这些企业在接下来的三年取得超过30亿元的额外海外收入。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面前,新加坡全体国民与政府可谓共度难关。为减轻政府负担,政府公务员曾自动减薪;许多企业为了减少裁员的比例,也以减薪的办法缓解劳资矛盾;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扶持和帮衬,全民一心,共同克服困难,终于走出了泥淖。目前的新加坡已经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阴影,市场繁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明年新加坡还会给我们一个新的奇迹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加坡今年为何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查看评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招商银行预计2011年还有2-3次加息空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大兴水利
·郎咸平: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A股仅有短期
·2010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怎么理解“战略性调整”?
·胡润发布中国“乐退报告” 5.5万人身家超1.
·2010重要财税改革进程一览
·防范“热钱”:多管齐下 任重道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大兴水利
·郎咸平: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A股仅有短期
·2010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怎么理解“战略性调整”?
·胡润发布中国“乐退报告” 5.5万人身家超1.
·2010重要财税改革进程一览
·防范“热钱”:多管齐下 任重道远
·日本复苏乏力 明年或触底
·全球并购热陡然升温 明年全球市场不缺“柴火
·粮食价格走高 前11月政策性收粮锐减66%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防通胀或三率齐
·大减税猜想
·爱我别走 央企试点分红迫切留人
·租赁新规落地 “蜗居”更不易
·成渝经济区“箭在弦上”
·全球并购热陡然升温 明年全球市场不缺“柴火
·粮食价格走高 前11月政策性收粮锐减66%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十大猜想 防通胀或三率齐
·大减税猜想
·爱我别走 央企试点分红迫切留人
·租赁新规落地 “蜗居”更不易
·成渝经济区“箭在弦上”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