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财政和货币政策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12月27日 16:01     同黎娜 中国经济网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强调,“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指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指出,“稳中求进”一方面要“稳”,一方面也要讲求“进”,在“十二五”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必须在结构调整方面、在关键领域改革方面有所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物价压力回落之后,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平稳的经济环境、平稳的政策环境就很重要了。通常只有在经济回落的通道中,才会产生转型的内生动力和改革的共识,在一个平稳的环境也容易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包括利率、汇率的调整,资源要素价格的调整,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明年把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要地位,就是说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支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要巩固今年抑制通胀的成果。这个变化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所提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决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低迷。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所以要“稳”。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最终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发展实惠,这是“进”。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明年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加大,在增长方面应当“稳”字当头。“求进”则强调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当前“求进”的核心是扩大内需,切实提高最终消费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财政政策:“积极”之中求结构调整

  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

  “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此时我国宏观政策仍需保持稳定,财政政策更是要延续已有的“积极”基调,这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与过去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着力点上已进行调整。金融危机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现在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注重保增长,另一方面要向调结构发力,这将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中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积极财政政策赋予了新的内涵,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贸所所长高培勇更深入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意味着结构性减税将成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对于减税,特别是结构性减税,大家并不陌生。2008年,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包括了结构性减税的内容。只不过,结构性减税并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只是作为“配角”,在以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公共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操作中扮演辅助角色。

  他指出,最近几个月来欧美经济形势持续震荡,对处于缓慢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在短期内尚难有根本性改变。由此而形成的辐射影响,必将拖累中国经济,甚至使得未来一年的经济运行充满变数。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明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将今年以来的政策内容“全盘复制”到明年。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2012年的操作肯定不同于2011年。其中,最大的一个改变是,结构性减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增支,成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

  货币政策:“稳健”之中有微调

  会议指出,“明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仍然需要保持稳健。虽然不断走高的物价目前已有所回落,但其在历史上仍属于较高位置,目前货币政策还不具备转向的条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货币政策虽方向不变,但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目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如何微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货币和信贷政策都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做到有扶有控。央行日前召开会议提出要“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这实际上是央行对货币政策如何微调的一个诠释,那就是信贷投放虽保持一定程度增量,但一定是定向宽松,是对有利于结构调整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支持,而绝不是全面宽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货币政策今年也是稳健,但今年的稳健包含着从宽松向稳健的调整,是由宽松模式向稳健模式转变,所以大家感觉到货币政策是在收紧。今年的货币政策调整基本已到位,现在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当前通胀有所回落,给货币政策的调整创造了空间,央行也已经通过下调存准率等措施开始预调、微调。明年是围绕稳健,有意加强预调和微调,保持货币供给量的合理增长。微调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结构调整、企业转型的需要等多种因素。

  对于“明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各外资银行专家也作出了自身的解读和预测。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预测,明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较大弹性,“稳健”并不意味着货币放松的力度将较小。由于宏观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货币政策仍有继续放松的空间和可能。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明年上半年央行将会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未来几个月内新增贷款情况也将好转,2012年将达到8.2万亿元。大和资本市场香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则预计,2012年广义货币增长目标将定为14%,新增贷款规模可能超过8.5万亿元。

  继续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会议指出,明年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一是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监管和服务,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行为,让广大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二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外需变化难以左右,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要更加立足国内需求,要更加突出结构调整,要更加依靠改革创新,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长期寄托在外需上。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远未完成,蕴含的内需潜力惊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发展方式转变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如果“十二五”期间能使居民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即由现在的34%提高到44%,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年能新增一两万亿元的商品销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我国的消费潜力非常大。“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增加消费,因为消费增长有别于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平稳。投资可能大起大落,如果消费真正激发起来,就能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

  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研究员余江指出,扩大内需实质是指国内需求结构的调整,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归根到底要求对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首先是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特别是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过快的势头急需遏制,企业则需要解决分红问题,国企应该强制性大幅提高分行比例,民企则可通过税制改革等措施来鼓励多分红。其次是缩小居民内部的贫富差距,如提高社会保障、保护弱势群体等。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 T | T | T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