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刊文说,欧洲财政契约计划在最近几个月转变迅速,从政治上不受欢迎的“转移联盟”演变为危险的财政紧缩计划,而最终将成为已不复存在的1997年增长与稳定公约的修订版。最后,今年迟些时候出台的协议,将不会对欧洲的经济形势造成任何改变。
文章摘编如下:
欧洲经济政策的推动力是政治一体化的“欧洲工程”。这一目标体现于欧盟目前致力缔造的“财政契约”上。根据这契约,成员国对所谓的不可违背的赤字上限的承诺将写入宪法。不幸的是,这份契约大概又会沦为欧洲经济现实屈从于政治人物喜欢说的迈向“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盟”浮夸宣言的又一例证。
欧洲财政契约计划在最近几个月转变迅速,从政治上不受欢迎的“转移联盟”演变为危险的财政紧缩计划,而最终将成为已不复存在的1997年增长与稳定公约的修订版。最后,今年迟些时候出台的协议,将不会对欧洲的经济形势造成任何改变。
欧洲财政契约难以收效
目前,财政契约最有可能的形式似乎是一项非常微弱的协议,要求各国“在商业周期内平衡预算”。尽管违反这一规定在原则上会引发自动的财政惩罚,但很难想象在西班牙这样的国家要如何定义“违反”。西班牙的失业率持久地超过15%,应该在什么时候要求它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转移支付?是否强制西班牙这样做取决于欧洲委员会,因此变成了一项政治决定,而不是契约支持者所承诺的“自动的”技术要求。
如果这是最终通过的财政契约的实质,它将不会对欧元区国家的行为产生可预测的效果。其唯一的效果是让欧元区政治领导人可以宣称他们已经创立了一个财政联盟,让欧洲向政治一体化的终极目标迈进了一步。
但如此方式的财政联盟与大部分人的理解却是大相径庭。比如,在美国,中央政府征收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支出规模也与此相仿。集中的税收和支出创造了一个自动稳定器,能在任何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时发挥作用:衰退地区居民向华盛顿缴交的钱少了,收到的转移支付却多了。
欧元区就没有类似的程序,因为税收和支出是在国家层面上的。美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角色,也让各州得以在真正的预算平衡状态下运作,只消有相对较小的“雨天”基金予以调节就行了。
然而,尽管当前欧洲政治进程不会带来严格的财政纪律,但金融市场却大有可能迫使欧元区政府削减主权债务及限制财政赤字。在单一货币实施的第一个10年里,私人投资者相信所有欧元区主权债券一样安全,让外围国家的利率得以维持在低水平,尽管这些政府有巨大的赤字并积累了巨额债务。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投资者不会犯同一错误了。
对欧元区政府来说,这意味着政治进程无法达到的目标如今将由金融市场来执行。欧盟的财政契约不论最终形式为何,都将只是一个小插曲。
美专家:欧洲开“空头”财政契约对经济难有效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摩根士丹利乔虹:货币政策放松应考虑全球因
·如何理解王岐山有关“草根金融”的表述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难在哪儿?
·央行周四正回购资金面重现宽松
·渣打:中国货币政策或于二季度开始放松
·李毅中:“工业增速减缓是我们期望的”
·摩根士丹利乔虹:货币政策放松应考虑全球因
·如何理解王岐山有关“草根金融”的表述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难在哪儿?
·央行周四正回购资金面重现宽松
·渣打:中国货币政策或于二季度开始放松
·李毅中:“工业增速减缓是我们期望的”
·马经: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李毅中:“工业增速减缓是我们期望的”
·存准率年内降幅或达2个百分点
·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1%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央行周四正回购资金面重现宽松
·金融改革当务之急是三大基础性改革
·诺亚:中国债市至少还有3倍扩容空间
·李毅中:“工业增速减缓是我们期望的”
·存准率年内降幅或达2个百分点
·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1%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央行周四正回购资金面重现宽松
·金融改革当务之急是三大基础性改革
·诺亚:中国债市至少还有3倍扩容空间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