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 周小川表示,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 ]
近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进一步推进,也正在设计论证之中。
周小川还表示,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周小川就曾表示,我国利率市场化始终都在推进,思路上没有太大障碍,具体操作上主要是要考虑顺序安排和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贷款利率改革先行
在周小川看来,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2003年前,银行贷款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而在本世纪初商业银行财务软约束的问题也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金融机构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利率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大幅度增强。”周小川表示,同时,人民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调控市场利率的能力逐步提高,可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参考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也得到培育。
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优胜劣汰退出机制也正在建立过程中,这将为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科学合理地定价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事实上,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已到了箭在弦上的阶段。
在2012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存款保险制度下一步要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可能逐渐会推开。
“因此,可以说,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周小川总结称。
但与此同时,周小川还强调,改革有一个时机选择问题。目前看来,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平息,外部环境还要再予以观察,国内也面临经济趋缓和通胀压力并存问题,所以需要有合适的时机,看能不能形成共识。
汇改不必“跳升”
谈到汇率问题时,周小川表示,当汇率接近均衡时,资本流动会是双向的,汇率波动也是双向的,推进汇率改革遇到的困难就会减小,当前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条件也更加成熟。
事实上,就在本月,汇改再次向前迈进一步: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区间,即由0.5%上升至1%。
在接受采访时,周小川还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市场供求力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央行更多的是在市场汇率波动超量时才去干预,其频率会降低,也更加灵活。
回归此前的改革,周小川表示,2005年的汇改是“跳升与渐进相结合”,先跳升再渐进。只是对于跳升的认识不同,有人主张跳升5%,有的人主张3%,也有人认为绝对不能高于1%。最后决定跳升2%。那次汇改并没有形成想象中的重大冲击,反而减轻了国际压力,朝着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前进了一步。
“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渐进改革的战略,而且已经走了这么多年,差的也不是太多了,就应该坚持走下去。”在周小川看来,不必一会儿渐进,一会儿“跳升”。中国是一个大国,相信“渐进”数年,会达到目标。
此外,周小川还对之前热议的“池子”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他表示,“池子”是一种形象化的提法,当时主要是为了针对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提出来的,为了吸纳过多的流动性,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推进利率市场化 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看多中国经济海外资金回流
·调降存准率如箭在弦
·央行称将适时调整存准金率
·汇丰中国PMI预览值回升 学者指宽松措施见效
·中国经济一季度低位开局但底部临近
·经济增速:下滑中还是筑底中?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央行再放宽松信号 差别存准率或成常用手段
·调降存准率如箭在弦
·央行称将适时调整存准金率
·汇丰中国PMI预览值回升 学者指宽松措施见效
·中国经济一季度低位开局但底部临近
·经济增速:下滑中还是筑底中?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央行再放宽松信号 差别存准率或成常用手段
·国际双边自贸协定的商签趋势与影响
·合资自主会否成为鸡肋?
·德勤:TMT企业境内外高管薪酬差距悬殊
·劳合社的中国棋局:再保直保双线运行
·经济平稳开局 结构调整向好
·为什么默克尔希望萨科齐“留下”?
·外汇局:去年末我国对外金融净资产1.7万亿美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1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
·合资自主会否成为鸡肋?
·德勤:TMT企业境内外高管薪酬差距悬殊
·劳合社的中国棋局:再保直保双线运行
·经济平稳开局 结构调整向好
·为什么默克尔希望萨科齐“留下”?
·外汇局:去年末我国对外金融净资产1.7万亿美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1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