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月份经济数据令人沮丧。周日,温家宝总理宣布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相信很多投资者现在都希望中央政府会发布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促进日益放缓的经济增长。
他们深信需要某些措施刺激国家经济。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上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增长正持续减弱。工业产值增长放缓丶发电量没有增长丶水泥产量仅微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跌至近年最低,零售增长放缓,汽车销售停滞不前。
海外市场方面,中国出口增长减弱,更严重的是进口增长下跌至0.3%,为2009年以来最低。同时,房价继续下跌,四月份的贷款增长降至三年以来最低。
分析人们预期四月份的经济数据疲软,出之有因。一方面,中国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变,工业企业须直接向中央提交资料,不再经由当地政府汇报。过去,当地政府经常夸大经济数据。另外,今年四月份的工作日也比去年同期少。
但即使考虑这些因素,事实上各行各业的确持续走弱,导致经济学家们纷纷调低今年的增长预期。例如,高盛分析师们期待今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1%,为1999年以来最低。
唯一令人鼓舞的是四月份通胀率从三月份的3.6%降到3.4%。但这也未必是积极讯号。独立谘询公司朗伯德街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指出,消费性开支只占中国GDP的33%。综观整体经济情况,他们认为中国已经陷入通缩。
于是,温家宝总理许诺刺激增长,似乎是个好消息。不幸的是,推行刺激计划并不是那样简单。周日,温总理表示中央政府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此言与很多分析师的期望不谋而合,他们一直希望政府今年会减税以刺激增长。不幸的是,减税推动增长需时,尤其是当消费和生意都不景气的时候。
中国政府也可以增加直接支出,但这种做法有风险。首先,增长放缓已经影响到政府收入,因此任何开支增长都将增加政府债务。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政府债务已经大幅高于官方公布的数据。其次,增加支出虽可推动经济,但增长质量堪疑,尤其考虑到政府倾向直接投资于经济价值可疑丶华而不实的基础设施项目。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可以放宽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央行已经朝此方向推出政策,即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可以释放资金用於贷款。
但降低存准率并不足以刺激经济增长。媒体早前报道称,五月上旬的新增贷款几乎为零,借款需求疲弱。
这并不令人意外:中国总理周日表示不会放宽房地产调控,反映中央政府将坚持限制房地产贷款,地产投资借贷前景仍不容乐观。
同时,银行贷款平均利率约为8%,同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相若。借款人通过银行贷款来投资,难以产生回报。如此一来,中国政府要刺激经济,仅有两种选择。一方面,政府可以降低利率,或像2009年一样,要求银行增加向国企贷款。
两种办法都存在相当风险,如引发通胀,以及令中国投资泡沫恶化丶推迟经济架构调整,增加日後的坏账风险。
于是,尽管中国总理于周日作出承诺,但对中央政府来说,长远的最佳选择是搁置刺激经济计划,让增长放缓顺其自然。不过,别指望投资者会赞同这种做法。
中国不应推出新刺激计划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不缺内生性增长的动力储备
·透视航空“碳税”之争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前四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
·用里根经济学应对中国经济滑坡
·发改委新批多个机场建设项目 投资力度将加大
·谨防民间资本变成“影子资本”
·中国经济不缺内生性增长的动力储备
·透视航空“碳税”之争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前四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
·用里根经济学应对中国经济滑坡
·发改委新批多个机场建设项目 投资力度将加大
·谨防民间资本变成“影子资本”
·我国经济未来数月面临减速阵痛
·5月官方PMI或下降
·地方GDP为何又多收了三五斗
·我国可能7年来首次无法完成既定新增信贷目标
·2012年土地资产价格启动的触发条件
·增长乏力凸显国企改革需再深入
·单边减息“一石多鸟”
·全球需要艰难度过未来12个月
·5月官方PMI或下降
·地方GDP为何又多收了三五斗
·我国可能7年来首次无法完成既定新增信贷目标
·2012年土地资产价格启动的触发条件
·增长乏力凸显国企改革需再深入
·单边减息“一石多鸟”
·全球需要艰难度过未来12个月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