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进入二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准备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审批投资提速,被解读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启动,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来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在上一轮天量投资的负面效应尚未消化殆尽之际,新一轮投资潮会否重蹈覆辙,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核心话题。
“与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扶持产业振兴不同,近期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是投资与需求双管齐下,中央在强调‘稳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调结构’。”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红凤29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至于政策刺激的持续时间,应当根据经济数据的动态变化适时作出调整。更多与经济转型有关
张红凤表示,2008年4万亿投资主要投向十大产业,重在扶持产业振兴。而本次投资,仅有一部分用于产业振兴,既有供给层面,也有消费层面。与4万亿刺激计划相比,本次的刺激政策更加成熟。
“上次主要是投资拉动,本次则是投资和需求共同拉动。” 张红凤说,2008年遭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百年一遇,其冲击和影响当时难以预料。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为抑制经济过快回落,故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
现在的形势与当时明显不同,“2010年至2012年不是经济下滑,而是经济增速在放缓。如果不进行经济刺激,经济回升拐点会晚一些。刺激可以使拐点早点到来,使增长曲线平滑,而不是大起大落。”
国家发改委网站的信息显示,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21日一天就审批了100多个项目,相当于5月份前20天的总和。以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在停滞数年毫无进展后,于近期获得放行。
此前,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即由投资拉动型经济向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变。那么,目前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审批速度的加快,是否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增长再度回到从前?
“投资本身也是调结构。”张红凤表示,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2008年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审批和资金投向也会有所侧重,这些新批项目更多还是与经济转型有关。“在审批这些项目的同时,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通过这些项目的投资拉动,令经济重新回到稳定增长的轨道。更为重要的是,经济转型也实现了同步完成。”让民资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
“上次的大项目带动,留下了不少后遗症。这次着力点与上次不一样。”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陈华表示,在近期出台的措施中,减税、扩内需、向民资开放更多准入领域等带有转型和调结构意味的政策,被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关键是怎么把行政垄断打破,激活民间资本。”
事实上,多年来,蕴藏于民间的资本总额一方面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急于寻找投资出口。即使在众多投资领域设限、设门槛的情况下,民间资本的投资增长幅度一直高于国有资本。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能源、电信、医疗等领域建设。“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国有控股及垄断行业对民间投资开放,有助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张红凤说。“民间资本无论怎样投资,无论投向哪个领域,都要有利可图,都必须考虑投资回报。这是资本投资的基本原理,是投资能够成为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陈华表示,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启动民间投资,让民间投资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是我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又一进步,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变化之一。”
新一轮刺激措施不同于4年前的4万亿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5月官方PMI或下降
·中国经济不缺内生性增长的动力储备
·我国经济未来数月面临减速阵痛
·中国不应推出新刺激计划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透视航空“碳税”之争
·谨防民间资本变成“影子资本”
·5月官方PMI或下降
·中国经济不缺内生性增长的动力储备
·我国经济未来数月面临减速阵痛
·中国不应推出新刺激计划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透视航空“碳税”之争
·谨防民间资本变成“影子资本”
·中国唯有增加投资?
·专家称4万亿2.0版不会来
·新批项目要平衡产能过剩与布局不合理
·民资进入银行业需要法律保障
·深圳改革激情一直在燃烧
·我国经济未来数月面临减速阵痛
·中国不应推出新刺激计划
·5月官方PMI或下降
·专家称4万亿2.0版不会来
·新批项目要平衡产能过剩与布局不合理
·民资进入银行业需要法律保障
·深圳改革激情一直在燃烧
·我国经济未来数月面临减速阵痛
·中国不应推出新刺激计划
·5月官方PMI或下降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