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间机构研报精选:10股有望爆发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佚名 2016-07-07 20:28:35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控股捷力,切入新能源产业链:2015年公司收购捷力新能源材料51%股权,切入锂电池湿法隔膜业务。锂电池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中,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爆发,对锂电池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捷力新能源材料公司2015年投入2条生产线,产能已达7000万平方米,2016年预计新增4条生产线,目前2条生产线线已经投入生产,预计9~10月能再投入2条生产线。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公司将显著收益。
传统主业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传统主业为智能终端结构模组,主要包括塑品NB,金属结构件,玻璃面板,BASE,磨具,液晶显示屏等。公司智能终端结构模组业务多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随着手机金属机壳和3D盖板玻璃的爆发,公司有望从中受益。投资建议与评级: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净利润为0.88亿元、1.20亿元和1.44亿元,EPS为0.30元、0.41元、0.50元,市盈率分别为:32倍、24倍、20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材料产能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
长江证券
阳光电源:储能产线投产爆发增长在即
阳光电源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效公司年产2000MWh储能设备产线首期正式投产。
储能产线正式投产,业务规模爆发在即。伴随储能系统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各国支持储能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全球储能市场启动,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锂电池技术路线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CNESA数据,201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项目中锂电储能约占38%,在建项目中则占83%。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系统、储能逆变器两部分组成,公司作为国内逆变器龙头,很早便布局储能领域。2014年,公司与三星合作,成立阳光三星和三星阳光两家合资公司,加速拓展储能业务,其中阳光三星由公司控股,主要负责系统开发,三星阳光由三星控股,主要提供电池等。本次阳光三星年产2000MWh储能设备产线首期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储能业务发展迈入正轨,后期随着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开拓,公司储能业务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连签合作协议,积极布局电动车业务方向。近期公司陆续与安凯客车、上海上汽安悦充电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充电桩、光储一体充电站、分布式光伏等相关业务。通过传统逆变器业务,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电力电子技术,近期公司积极布局电动车业务方向,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变现公司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公司“光-储-车”一体化业务布局,带动相关业务协同发展,为公司贡献持续的业绩增长点。
传统逆变器业务平稳增长,电站开发规模持续扩张。公司为国内逆变器龙头企业,国内市占率35%左右。2015年公司实现逆变器出货8.9GW,其中国内出货7.73GW,同比增长103%。今年公司逆变器出货目标10GW,维持平稳增长,其中国内出货8GW,海外2GW。在逆变器业务基础上,2013年公司进入光伏电站EPC/BT开发领域。2015年公司确认销售规模约300MW,预计今年销售规模将超500MW,贡献收入约35-40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按增发后股本计算,预计公司2016、2017年EPS分别为0.89、1.30元,对应PE为28、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国海证券
京山轻机:人工智能和精密制造大放光彩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投资要点:核心看点是凭借精密制造和人工智能驱动公司业绩高速成长。公司完成了惠州三协的并购及慧大成的参股,大力布局工业自动化及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积极打造基于精密制造和机器视觉识别的工业制造平台,模块化开发支持自动化生产线在各领域的非标应用,突破目前市场上各自动化成套装备集成商普遍面临的跨行业发展瓶颈,市场空间边界大幅拓展。另外,公司在精密制造和机器视觉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包装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带来了技术协同效应,推动公司多项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是国内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成功落地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
共 6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末页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