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笔者认为,正如年初以来多次强调的那样,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不变。
从7月经济数据来看,CPI环比持平,可以预期第四季度将转正,可是通胀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通胀更是不太可能。
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本月开始,因为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决定提高白酒类产品的消费税税率,白酒价格有所上升,几大名酒誓言提价。白酒在现行CPI里是个重要角色,白酒涨价,自然会拉高CPI,并进一步给人们通胀来临的提示。但是,白酒提价不过是一时的小插曲。因为国内白酒业,包括几大名酒,目前都严重供过于求,销售价格如何,跟消费税率的高低关系不大,而取决于消费者对于白酒消费的需求以及弹性。
能真正标识通胀的,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就是全部消费品和投资品都要计算在内,而且商品种类尽可能多,这样国人对于通胀的预期,就会趋于消失。不但酒价难涨,几乎所有商品都没有涨价的基础,比如7月的PPI,不但同比继续下降,而且环比降幅还在扩大。这说明,整个经济的主基调,仍然是产能过剩,这是抑制通胀的坚实基础。
有人说,资产价格,如房地产价格和股价的上涨,将是此次通胀的由头和特征。这值得商榷。不是所有地方的房价都高,真正让普通收入者瞠目的,是北京、上海等所谓一线城市,这是高价地王、政府多项收费、地方土地财政制度缺陷、部分高收入者巨大需求共同合作的产物,而且可以预计,这些地方的房价,短期内很难回落。但是,部分地区的高房价跟全社会通胀之间,距离还很遥远。
股价上涨,最终是资金推动使然,现在我们不缺流动性,信贷紧缩也改变不了现状。股市本身与通胀毫无关系,只有人们把在股市的获利,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才能与通胀挂上钩。不过,这仍然需要条件,即有消费热点。所以,这种财富效应,很难指望立即出现。
大家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投资的功劳。私人部门的投资没有明显的启动迹象,也就是说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没有显现,投资的效果不明显。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创造出GDP ,但却不会达到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即提高收入和福利。所以,比刺激更重要的,是改革,如打破垄断,允许民间投资进入现有的高门槛领域、鼓励企业拥有贸易顺差并自主对外投资,也许更要紧的是,对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结构性改革,藏富于民。至于就业,更应放在第一位置,因为如果就业问题不处理好,启动内需、拉动消费就无从谈起。
基于此,今后几个月,宽松的政策基调不能改变,特别是货币政策。7月信贷增量为3000多亿元,如果在平常年份,仍然算是高的,中国信贷增加的规律是前高后低,所以,这不是真正紧缩,而是扩张中的调整。同时,这也向市场发出一个信号,即央行已意识到天量信贷可能加大通胀压力等后果,并且完全有能力和手段遏制这些后果。
今后几个月,信贷仍然可能会出人意料的高,即高于7月。财政政策也没有收缩的问题,因为4万亿元的既定计划,目前支出的不到一半。
通胀不足虑,政策应按照既定的方针办。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抓住时机推进某些领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