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发表题为《中国的2.4万亿美元储备》的文章指出,截至2009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23992亿美元,2009年全年中国外汇储备共增加4531亿美元。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仍有同等幅度增加的可能性。这些惊人的数字在金融、经济和地理政治方面具有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
这种意义不像许多人猜测的那样,即中国会突然抛售持有的美元,颠覆其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从而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假设经济战打响后将会引发什么后果呢?中国首先出售用美元购买的证券,其中包括约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有价证券,以及数十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和公司债券。在抛空了有价证券并回笼美元之后,中国将在外汇市场上出售美元,换成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
大规模的抛空美元储备可能引发另外一场全球经济崩溃。随着中国的抛售行动逐渐为人所知,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和美国本土的投资者也许会加入这一浪潮,抛售美元有价证券并改持其他币种。如果恐慌随之发生,市场将急剧下跌。银行和投资者将看到他们的资产和财富缩水。新一轮全球性经济衰退乃至大萧条将造成中国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场萎缩。
中国会不会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呢?答案是:不会。
由于中国持有如此多的美国国债,因此经常听到美国从中国“借钱花”的说法。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当中国通过出口赚取了美元,它可以使用这些美元去进口商品。或者,中国可以通过允许人民币升值来限制美元的流入,这会使中国的出口更昂贵而进口更便宜。2005年中国开始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适度上调,而到了2008年年中,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彼得森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指出,自那之后,人民币对多国货币都开始贬值。拉迪预计,2010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将继续增长。
即使中国没有贸易盈余,现有储备的投资所得或许也会使外汇储备增加。这些外汇储备还有其他许多战略用途。它们被用来投资世界范围内的原材料和重要技术,或者被用于对外援助和优惠贷款来获得政治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改变不是什么大问题,如何有意或无意地利用经济实力来塑造全球经济秩序才是个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许多风险,至少在目前,中国政府不打算用人民币替换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
中国外汇储备何去何从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海通证券:启动强大的“回馈”效应
·1月份PMI回落暴露两大问题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谨慎看待峰谷落
·备战通胀 需打通成本传导
·龚方雄:复苏阶段过热过紧都会伤害中国经济
·从美国国情咨文看中国影响力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存疑 资产泡沫或继续
·从“数据恐惧症”到“结构机会”
·1月份PMI回落暴露两大问题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谨慎看待峰谷落
·备战通胀 需打通成本传导
·龚方雄:复苏阶段过热过紧都会伤害中国经济
·从美国国情咨文看中国影响力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存疑 资产泡沫或继续
·从“数据恐惧症”到“结构机会”
·2040年中国经济将交出优异成绩单
·普华永道:亚太区八成CEO认为衰退已过去
·左晓蕾:增加进口缓解摩擦 把球踢到白宫那边
·上海证券: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加息要在“控物价”与“保增长”间权衡
·加快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步伐
·野村孙明春:2月CPI涨幅或超3%
·海通证券:启动强大的“回馈”效应
·普华永道:亚太区八成CEO认为衰退已过去
·左晓蕾:增加进口缓解摩擦 把球踢到白宫那边
·上海证券: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加息要在“控物价”与“保增长”间权衡
·加快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步伐
·野村孙明春:2月CPI涨幅或超3%
·海通证券:启动强大的“回馈”效应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