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更是货币政策目标的重中之重。
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率和价格稳定之间并不存在冲突。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变化方向是一致的。过高的经济增长率会引发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率长期下降则会导致通货紧缩。
但在短期中,物价周期性波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有时会存在不同步现象。物价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增长变化。这就造成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低增长、高通胀”问题,从而使货币政策在短期调控中不得不在“控物价”和“保增长”之间进行抉择。
从1985年至今出现的五次“高通胀-负利率”时期和这期间央行的加息举措看,央行加息不仅不以缓解“负利率”为目标,甚至在“控通胀”方面也会让路于“保增长”。
在1985-1986年和2006-2008年两次“高通胀-负利率”时期,经济运行出现“过热”,经济增长与物价运行相一致,所以,央行在进行加息决策时,表现十分果断。
1985-1986年,在“负利率”出现两个月后,就选择加息;而2006-2008年,在“负利率”还没有出现之前,就选择了加息。且首次加息较“负利率”的出现提前了4个月。
在1987-1989年、1992-1995年和2003-2005年的三次“高通胀-负利率”时期,央行加息则表现得很不“及时”。其中,1987-1989年和1992-1995年期间,曾出现阶段性的严重通胀,通胀率(CPI同比涨幅)一度超过了20%,但央行加息决策严重滞后于物价上涨。
1987-1989年,在物价持续攀升了1年半、CPI月度同比涨幅超过20%、“负利率”持续8个月以后,央行才首次选择加息。其决策时滞如此之长,主要是由于央行存在对经济下滑的顾虑。因为,1985年货币、信贷“双紧”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增速下滑。其结果是1986年GDP增速由上年的13.5%大幅下滑至8.8%。
1992-1995年,面对通货膨胀,央行首次加息的时机比1987-1989年要提前不少,在CPI同比涨幅突破10%不久,就选择了加息。但仅在1993年加息两次,就停止了加息。1994年CPI月度同比涨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对于如此严重的通胀,央行并未对利率做出调整,从而导致存款实际利率“负利率”持续的时间较长,幅度较大。
而央行虽然加息早,但加息幅度小、停止加息也早,这样做同样是出于对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保证经济“软着陆”的考虑。经过1993年的紧缩型调控,1994-1995年,经济过热势头得到控制,GDP同比增速开始逐季下降。
为避免以往经济发展大起之后的大落现象,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从紧”,使GDP增速从两位数的高峰平稳地、逐步地回落到10%以内的适度增长区间,从而实现经济“软着陆”。
2003-2005年,通货膨胀再次出现,但通胀压力要远小于20世纪80、90年代。央行在2003年物价持续攀升一年多,“负利率”持续1年后,才启动加息。
央行加息滞后,并没有及时扭转“负利率”,主要是由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刚起步,通货膨胀水平并不高,管理层希望将“低通胀、高增长”这一黄金格局延续得更长一些,尽量避免过早加息把刚显露出的经济加快增长势头打断。
总体来看,“负利率”问题并非央行进行加息决策的主要考量,甚至对于造成“负利率”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央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容忍,选择推迟加息决策。
这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有时需要在“控通胀”和“保增长”间进行抉择和取舍,而“保增长”的需要往往优先于“控通胀”,尤其是在物价上涨幅度不大、通胀压力相对温和时,是否加息首先考虑的是“保增长”。“控通胀”要让路于“保增长”。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加息要在“控物价”与“保增长”间权衡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海通证券:启动强大的“回馈”效应
·备战通胀 需打通成本传导
·1月份PMI回落暴露两大问题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谨慎看待峰谷落
·龚方雄:复苏阶段过热过紧都会伤害中国经济
·从美国国情咨文看中国影响力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存疑 资产泡沫或继续
·从“数据恐惧症”到“结构机会”
·备战通胀 需打通成本传导
·1月份PMI回落暴露两大问题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谨慎看待峰谷落
·龚方雄:复苏阶段过热过紧都会伤害中国经济
·从美国国情咨文看中国影响力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存疑 资产泡沫或继续
·从“数据恐惧症”到“结构机会”
·加快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步伐
·野村孙明春:2月CPI涨幅或超3%
·海通证券:启动强大的“回馈”效应
·申银万国:在城镇化乐曲的新篇章中起舞徜徉
·长江证券:1月制造业PMI数据点评
·巴曙松:央行或在CPI超越2.25%时加息
·国金证券:通胀风险可控 政策“前紧后稳”
·巴曙松:CPI超越2.25或加息
·野村孙明春:2月CPI涨幅或超3%
·海通证券:启动强大的“回馈”效应
·申银万国:在城镇化乐曲的新篇章中起舞徜徉
·长江证券:1月制造业PMI数据点评
·巴曙松:央行或在CPI超越2.25%时加息
·国金证券:通胀风险可控 政策“前紧后稳”
·巴曙松:CPI超越2.25或加息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