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CPI涨幅大大低于市场预期,正当市场舒了一口气时,昨天央行却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笔者的看法是,政策对市场的反应加快了。
与温和上涨的CPI数据相比,决策者更为担心的是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1月份新增银行贷款飙升至1.39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此前三个月的总和,与2009年1月份的1.62万亿元相差无几。1月份全国房价上涨近一成。这突显出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在抬头。
然而,很多人会问,现在经济还没能完全复苏,经济怎么就过热了呢?
其实不然。2004年4月份,中国开始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并持续6个月。据了解,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37%,出口增速37%,工业产量增长18%,贷款增长27%,物价(CPI)增长2.7%.
2007年7月中国又开始长达9个月的宏观调控。据统计,2007年4月至9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出口增长27%,工业产量增长18%,贷款增长17%,CPI增长4.9%.
2010年决策层再一次开始“收紧”。从数据来看,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尽管中国出口同比下降10%,CPI下降0.8%,但是,工业产量仍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上升32%,信贷增长36%.
也就是说,与前两次经济“过热”时期相比,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第一次经济过热时旗鼓相当,但比第二次经济过热时的这一数字高出5%;而信贷增长则比前两次经济过热时还分别高10%和20%左右。
因此,信贷供应在实体经济活动保持强劲复苏势头的情况下再次大幅扩张,只能说明1月份CPI的下降只是暂时的。这都是宏观政策必须做出反应的基础。
笔者相信2010年的政策紧缩是为了防止类似于2003年、2004年时的经济过热以及泡沫的破裂。这一次政策调控正在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调控越及时,我们就会走得越好。
调控及时 我们会走得更好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郎咸平:2010防止因投资环境恶化而制造资产
·中国经济潜力十足
·最新解读:1月数据出炉 M1增速非典型猛升说
·短命建筑劳民伤财网民追问谁来担责
·从1月份贷款增长看未来货币信贷走势
·房产加剧收入差距 “控房价”要和“增收入”
·CPI“盘整”调低加息预期
·央行再升准备金 对冲需求大于紧缩
·中国经济潜力十足
·最新解读:1月数据出炉 M1增速非典型猛升说
·短命建筑劳民伤财网民追问谁来担责
·从1月份贷款增长看未来货币信贷走势
·房产加剧收入差距 “控房价”要和“增收入”
·CPI“盘整”调低加息预期
·央行再升准备金 对冲需求大于紧缩
·刘煜辉:适度收缩流动性有助缓解物价上涨压
·央行再升准备金 对冲需求大于紧缩
·人民币汇率保持均衡稳定有益于全球经济复苏
·CPI控制得好全年将不加息
·外媒:中国物价温和上涨有利经济健康
·水皮:加息晚加不如早加 CPI走强有偶然也有
·物价涨势可控 加息预期降低
·2009年经济述评之七: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
·央行再升准备金 对冲需求大于紧缩
·人民币汇率保持均衡稳定有益于全球经济复苏
·CPI控制得好全年将不加息
·外媒:中国物价温和上涨有利经济健康
·水皮:加息晚加不如早加 CPI走强有偶然也有
·物价涨势可控 加息预期降低
·2009年经济述评之七: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