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涨价、本币升值、需求疲软、客户依赖成主要原因
本报讯 今年以来共有283家公司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从已披露三季报的265家新上市公司来看,今年前三季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70亿元,较上年同期786亿元上涨36%。而2009年之前上市的1163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三季报)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4278亿,较上年同期的2990亿上涨43%。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利润增长跑不过老公司,部分公司还在上市不到一年内出现了业绩变脸。
部分公司“富不过三个月”
Wind数据显示,在上述265家今年新上市的公司中,有57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负增长,占比近22%,其中,中小板公司35只,创业板19家,还包括主板的中国西电、二重重装和兴业证券。业内人士称,这从侧面反映出现行的新股保荐、审核、发行与上市机制所存在的诸多弊端。
具体分析来看,联信永益可谓是57家公司中的“变脸王”,该公司前三季净利润亏损-1621.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50.58%,主要是因为公司成熟客户的投资计划推后。另外,海默科技、南都电源、柘中建设、朗科科技、浩宁达、中原特钢、梅泰诺、恒信移动、北京科锐、罗普斯金和多氟多紧随其后,净利润增长率下滑都超过40%。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但是在这57家公司中,就有部分公司“富不过三个月”。数据显示,共有16家公司在不到三个月内业绩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7月份首发上市的金洲管道、科新机电、国联水产、盛路通信、中南重工、摩恩电气、长高集团、智云股份、高新兴和华伍股份;8月份的益生股份和龙源技术;9月份的三六三和常宝股份;10月份的大金重工,更是在其上市短短两个交易日后称其前三季净利润降幅达23.61%。
业绩变脸有两大主因
从三季报中可以看出,这些次新股业绩下滑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大体可以归为市场需求疲软、成本上升两大主要原因。
如7月8日上市的国联水产表示,由于产品终端市场价格增速滞后于原料价格增长,加之三季度后期人民币升值加速,使公司的净利润仍然比上年同期下滑17.56%,类似因为成本上升导致净利润同比增速下滑的还包括朗科科技、永安药业、罗普斯金等多家公司。而中原特钢则是市场需求疲软的代表。
一些公司业绩出现变脸更加值得警惕。例如,联信永益称,报告期内公司成熟客户的投资计划推出后,公司弥补这部分业务下滑的新增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新拓展客户,因尚处拓展初期,毛利偏低,从而导致公司亏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650.58%。由此可见,寄希望于单一客户群的公司,其盈利性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10月13日上市的兴业证券,与其凶猛的市场相比,其10月27日公布的三季报略显底气不足。1-9月,该公司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减少31.63%,除经纪业务滑坡外,与投资收益不佳及自营浮亏不无关系。
基金蹊跷重仓部分变脸股
蹊跷的是,57家业绩变脸的公司中有部分公司却获得基金的重仓。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基金持股总比例超过10%的有10只股票,分别为龙源技术(25.10%)、人人乐(24.22%)、天源迪科(22.3%)、多氟多(22.2%)、得利斯(20.1%)、中恒电气(19.2%)、漫步者(16.6%)、中国西电(13.8%)、国联水产(13.2%)和二重重装(11.4%)、
从三季度基金加仓比例来看,龙源科技、高新兴、智云股份、国联水产、常宝股份和天源迪科的加仓比例均超过5%。其中龙源科技最具有代表性,除了被基金加仓25.10%外,还被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和QFII共同看中。
“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了解肯定比一般投资者要深入,某些公司业绩目前下滑或因为宏观经济、季节性等因素,但是在未来长时间内或将有不错的业绩,不能单纯地看业绩,那样炒股就太简单了。”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张楷对记者表示。 记者 戚文丽
超两成次新股业绩变脸 基金蹊跷重仓部分变脸股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科林环保等4只新股27日申购指南
·青松股份等四创业板新股周二挂牌上市
·利源铝业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 涉嫌违反劳动法
·江阴板块第28只股票上市 宝利沥青昨涨11.38
·创业板一年134宗IPO 平安证券或豪赚15亿
·创业板解禁挑战之猜想
·华锐风电明日上会 上海滩证券二猛人隐现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青松股份等四创业板新股周二挂牌上市
·利源铝业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 涉嫌违反劳动法
·江阴板块第28只股票上市 宝利沥青昨涨11.38
·创业板一年134宗IPO 平安证券或豪赚15亿
·创业板解禁挑战之猜想
·华锐风电明日上会 上海滩证券二猛人隐现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创业板市场制度创新及创业投资新策略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桂浩明:投资创业板正当时
·创业板走过一周年 更多惊喜少许问题
·基金:创业板存活率仅三成 王亚伟曾吃亏
·业内人士谈创业板周年:部分公司业绩下滑正
·创业板解禁挑战之猜想
·上海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比仅为6.72%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桂浩明:投资创业板正当时
·创业板走过一周年 更多惊喜少许问题
·基金:创业板存活率仅三成 王亚伟曾吃亏
·业内人士谈创业板周年:部分公司业绩下滑正
·创业板解禁挑战之猜想
·上海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比仅为6.72%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