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一周报记者/鲍闻博 蔡燕兰
创业板周岁
——专家谏言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现在这些创业板公司的创富不是因为公司业绩优秀,而是通过高市盈率的发行和超募来实现。我认为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创富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一边是严重的资金超募,另一边却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嗷嗷待哺。创业板企业超募浪费了社会资源,导致发展效率的下降。
◆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现行制度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行为约束力不够。应学习英国AIM市场的成功经验,实行保荐人终身制,以强化约束保荐人在终身从事保荐工作过程中,始终勤勉尽职,自觉规范行为。
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满岁。
掌声未退,嘘声已起。“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历经一年市场风雨洗礼,引来不少质疑和诟病。创业板变成“创富板”;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概念变为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上市业绩大变脸;高管辞职不断发生。
一年后,创业板遭遇“成长的烦恼”。
创业板在成立之初,是为了使处于创业初级阶段的公司能够通过市场运作获得足够的资金,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创业板公司在有着高成长潜力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高风险在其中。走过一周年的创业板,接下去将要面临来势凶猛的解禁潮,未来创业板将走向何方?10月27日,理财一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
避免靠高发行价、高超募创富
理财一周报:您怎么看待创业板成“创富板”?
曹凤岐:我们应该对创业板有一个全面的看待,我过去对创业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看法,第一个是我们需要看待创业板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有100多家主要是依靠自主创新的企业成功上市,这些上市公司实际募集的资金金额也将近1000亿元,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创业板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刚刚提到的创业板创富在我看来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创业板中有很多都是家族企业,企业一上市立即筹了很大一笔钱,创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这可以说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关键问题在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发行、交易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公司股票发行的市盈率和发行价都过高,此外还有超募严重,这三方面是创业板公司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所以,这样的创富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创富了,现在这些创业板公司的创富不是因为公司业绩优秀,而是通过高市盈率的发行和超募来实现。我认为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创富方式。
第三,有些创业板公司的业绩也并不尽如人意。本来人们是对创业板公司非常期待的,股民高价买这些公司的股票其实就是看中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然而,经过了一年的运作,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业绩。
我把这些问题总结为创业板的“成长的烦恼”,现在的创业板还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制度的创新。
重新审视创业板的定位
理财一周报:您之前担心创业板的高市盈率,现在这个问题还是您担心的问题之一吗?
曹凤岐:随着市场逐渐地平静和投资者心态的理性回归,外加我们在制度上的有所规定,现在创业板市场的高市盈率我认为会逐渐降低,不会再像当初那么高了。
理财一周报:除此之外,创业板最让您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曹凤岐: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创业板的定位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创业板的成立主要解决的也是一些高科技、自主创新的企业在创业阶段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如今却产生了哪个板好上公司就上哪个板的问题。所以说如今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其实未必就是一些创业的企业,也未必是高新技术企业,而是有相当多的成熟企业、传统企业都挤进了创业板。这就背离了我们当初建立创业板的初衷。因为我们当时成立创业板的目的是想通过上市来解决一些还处在创业之初、缺乏资金的公司的融资问题。这就是创业板和中小板最大的区别。
创业板其实是向前看的市场,即关注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中小板则是向后看的市场,需要关注过去的盈利水平,其竞争力要高于同行业的竞争水平,只有成熟了的公司才能在中小板上市。按照这样的定义,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应该是不成熟的企业,有着较高的风险,所以创业板的推出其实更多的是为机构投资者开辟一个市场,主要就是创投资本的进入。此外,这些上市公司也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更好地发展。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机构并没有进入创业板,反而都是散户投资者在炒,但最终是散户被套牢。这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各自定位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上市。现在创业板的规模在100多家,这样下去和中小板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的观点是创业板应该批量上市,但也有人会认为这样会有风险,关于风险我认为现在已经有保荐制度和退出制度,不过这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完善了就能使更多的企业上市,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当时要开创业板呢?就是为了想让更多的中小型创业企业能够上市并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在我们做不到当初的设想。中小板已经成立了6年多,现在有接近500家的企业上市,而创业板成立1年来才130家,所以还是有很多企业挤不上创业板,这还是稀缺资源。所以很多人就得靠一定的关系,看谁有门,如此一来发行成本就会很高,不过上市企业并不怕,因为他们上市后能搞到更多钱,但这样的行为就不是一种市场的行为,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现行体制难出“中国微软”
理财一周报:创业板会不会诞生诸如微软这样的上市公司,目前来看,国内创业板上,有这样的公司存在吗?
曹凤岐:我认为在现在这样的制度下,我国的创业板很难出现像微软这样的公司。如果我们现在对于已有的制度不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创新,还维持现在的发行和交易制度的话,那么我们国内的企业想要出现类似微软这样的企业就比较难,当然也不是说不可能出现,但难度是非常大的。
因为国内这些创业板公司在拿了那么多钱后就不用创业了,有巨额的超募资金,他们只要吃利息就可以了。创业板公司其实应该按照项目来做,要有项目需要,然后在项目成功后再进一步发展。
而现在的局面是项目需要的钱并没有那么多,然后超募的钱又不让他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成了亿万富翁后就已经失去了创业的动力。所以在如今这种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出现像微软这样的公司难度是非常大的。
理财一周报:创业板运作了整整一周年,我们看到了PE突击、高管撤退的诸多问题,您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为什么?
曹凤岐:这实际上是发展中的问题,有正常也有不正常。如果都把它看成不正常的话,那政府直接把创业板关了就是了,但其实有些事情是很难避免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必须规范创业板,只有制度创新了才能解决问题。
理财一周报:下月开始,创业板即将面临解禁狂潮,这些解禁股会对创业板造成哪些影响?
曹凤岐:解禁是正常现象。如果这个市场继续看好的话,那可能解禁潮对于创业板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市场不行的话,那就肯定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还是要看这个市场未来的走势,这都是相互的。
理财一周报:未来,创业板究竟该走向何方?它是否能达到当初管理层设立它的初衷?
曹凤岐:创业板的未来就是要为更多的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和投资机会,当然也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要把创业板做成不是把投资者套牢的市场,而是要让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中赚钱。这就是创业板未来的发展方向。
是否能达到初衷就要看我们如何去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要加以规范。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科林环保等4只新股27日申购指南
·江阴板块第28只股票上市 宝利沥青昨涨11.38
·利源铝业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 涉嫌违反劳动法
·创业板一年134宗IPO 平安证券或豪赚15亿
·创业板解禁挑战之猜想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利源铝业血汗工厂引起劳动部门关注
·华锐风电明日上会 上海滩证券二猛人隐现
·江阴板块第28只股票上市 宝利沥青昨涨11.38
·利源铝业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 涉嫌违反劳动法
·创业板一年134宗IPO 平安证券或豪赚15亿
·创业板解禁挑战之猜想
·曹凤岐反思创业板 用制度创新回归创业板本性
·利源铝业血汗工厂引起劳动部门关注
·华锐风电明日上会 上海滩证券二猛人隐现
·株洲天桥等2公司过会 安徽富煌等2公司下周上
·新行业未上市红筹企业去红筹化汹涌
·创业板退市制度新方案9月底已上报
·利源铝业血汗工厂引起劳动部门关注
·超两成次新股业绩变脸 基金蹊跷重仓部分变脸
·创业板市场制度创新及创业投资新策略
·桂浩明:投资创业板正当时
·基金:创业板存活率仅三成 王亚伟曾吃亏
·新行业未上市红筹企业去红筹化汹涌
·创业板退市制度新方案9月底已上报
·利源铝业血汗工厂引起劳动部门关注
·超两成次新股业绩变脸 基金蹊跷重仓部分变脸
·创业板市场制度创新及创业投资新策略
·桂浩明:投资创业板正当时
·基金:创业板存活率仅三成 王亚伟曾吃亏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