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危机还没有结束,大家试图尽快走出危机,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一些波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不久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对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基本判断:全球经济总的来说是在逐步走出危机,虽然步伐不会很快,尽管复苏路上不乏障碍,但不会带来真正的二次探底。
谈到国内经济形势,隆国强对2011年经济增长比较乐观,因为外部环境不会太差,内部发展的冲动很强烈。对宏观决策者最大的挑战,不是担心掉下来,而是担心过热。针对通胀,他建议,政府的管理措施要得当,到底是需求失衡还是供给出问题,要查清楚,弄明白,准确把脉,对症下药。
国内经济:
通胀可控防止过热
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经济有硬着陆的可能吗?
隆国强:我不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这不太可能。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换届之年,地方干部都憋足了劲献礼。这些政治因素、政治周期要考虑进去,因此我丝毫不担心2011年的增长会掉下来。
2011年经济最大的矛盾可能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地方要强烈冲锋。地方不担心经济失衡、过热,因为在它那一摊永远不过热,GDP增长80%都不过热,恨不得三年大变样。还是要稳健,要防止政治周期带来的增长过热。
中国经济时报:通胀会否失控?
隆国强:首先要对通胀有一个准确判断,这个尤其重要。至于通胀会否失控?我认为,中国通胀处在可控范围,这一轮通胀很重要的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受到了国际国内的气候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减产,以致供给出了问题,需要提醒是供给造成的而不是总需求带来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其实没有发生特别变化。另外,农产品的生产实际上是有自然周期的,价格上涨会刺激农民增加投入,扩大播种面积,明年就会增加产量。紧缩是没有用的,只有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才会化解矛盾。压制需求不会缓解农产品短缺带来的通胀压力,要刺激农业生产,这是结构性的政策。
在抑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如何寻求平衡
中国经济时报:在抑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如何寻求平衡?
隆国强:这一轮通胀的背景因素是流动性过剩。关键在于把流动性挤到哪里去?以前在只有实体经济没有虚拟经济的情况下,流动性多了马上就通胀,换句话说,就是钞票印多了,马上就会爆发通胀,而且是全面通胀,所以,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个货币现象。但现在市场经济复杂了,有一个实体经济,还有一个虚拟部分,这个虚拟部分包括金融市场,在中国还有一个庞大的房地产市场,所以中国的流动性是多年的过剩,不是危机爆发以后“四万亿”的过剩,是在美国当年搞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就已经传递到了中国。美国的水龙头放出来的水源,已经慢慢渗透到全世界的经济体去了。那时候我们的流动性就已经过剩了,但那时候没有通胀。钱流到哪里去了?在中国股市6000多点的泡沫破灭前,是流到股市,泡沫破后,流到房地产领域。这些东西都不计入CPI,钱是很多,但是都计入虚拟经济中了,即便房价也是如此,房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是它不在CPI里面,房价是投资品价格,不是消费品价格,所以CPI体现不出来。
现在,在房地产部分挤出了投资性的购房需求,钱往外流,就是到处乱窜,所以“豆你玩”、“蒜你狠”就全出来了,实际上是流动性过剩,满世界乱窜所致。现在是让它流到实体经济里去,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还是要把它引导到某个池子里去,周小川打了个哑谜,池子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但是经济学家可以建议,比如股市是很好的池子,把它引导到股市去,人人高兴。市场经济复苏后,对决策者来说面临新挑战:货币供应量或者是货币政策,是考虑实体经济,还是同时要兼顾虚拟经济。
这场危机爆发后有人反思过,格林斯潘搞的靠流动性供给来推动经济的表现是很好,避免了传统理论认为的货币供应多了,经济增长快,会有通货膨胀的现象。美国走出的是高增长、低通胀之路。低通胀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过度的钱流到资本市场去了,这样,世界经济在高速增长,但又没有通货膨胀。所以,危机爆发后,研究者都开始思考,是不是要在考虑实体的同时考虑资本市场的变化,来确定宏观政策。当然这有很大难度,但在思路上是革命性的变化。说股市涨了就紧缩?还是说涨多少就紧缩?这在操作上是有很多问题的,不是说CPI超过3%就紧缩,但是在思维上有很大突破,就是把虚拟经济纳入到宏观决策中去思考。反过来说,正是因为经济演变带来的复杂性,也给了决策的空间,就是怎么能够把已经供应出去的流动性逐渐收回来,而不至于让经济硬着陆,急刹车。如果引导得力会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很多流动性转入到虚拟经济,然后慢慢被吸干,这样两头都有好处。但如果搞不好,实体经济通货膨胀,然后一紧缩,经济停滞,硬刹车,虚拟经济泡沫破灭,两头都不落好。
资本市场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去处
中国经济时报:流动性如果管理不好,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现在在乱窜,如何管理好它,或者将它引到哪个池子里合适?
隆国强:如果非要选,可能资本市场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去处。房地产毕竟是生活必需品。投资者希望房价涨,但住房的消费者不希望涨,因为一小撮人的投资需求导致房价上涨,带来民怨沸腾,所以引导到房地产市场显然不是好事情。如果引导到资本市场,中国1.3亿多的开户量,很多家庭都有股民,股票涨了,短期内大家都高兴,但要防止股市泡沫吹得太大。
相对来说,引导到资本市场负面作用略小一些。但这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都不是什么好事。首先不要搞过度的流动性,既然已经搞了,就要想办法消化。中国有条件平稳地来消化这些流动性,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特别快。过去5年增发的流动性,搁到今天就不值得一提了,多出来的20%早就被吸收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满足需求,一方面慢慢吸收流动性,是有可能避免一场危机的。
中国经济时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加息为何不奏效?
隆国强:一般来说,加息不利于投资,但在开放的环境下,一加息热钱就拼命往里涌,这就可能导致增发货币。我个人感觉这么多年在中国利率这个工具不太好使,因为中国的投资者中占相当高比例的主体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利率的敏感度很差,利率增加它不在乎,这跟西方不一样。二是中国有些暴利行业,比如房地产,对很小的利率变化也不在乎,即便是私营企业。
由于中国有大量的对利率不敏感的投资者,利率政策的效果会打折扣。中国最管用的是数量政策——贷款,这个可能有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主要不是靠利率政策的调整。我们必须考虑到,现在处在一个半开放的环境下,全世界流动性过剩,再加息,可能会加剧热钱涌进。要更多地考虑数量控制。在现有体制下,数量控制还是有效的,窗口指导还是有效的,这一点长期看可能是劣势,但眼前看是宏观调控的体制优势。
2011年中国经济:通胀可控 防止过热
查看评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2010年:新疆开始“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外贸总额年均增速超50%
·山西晋城以文化做引领 打造“农旅一体”创意
·胡鞍钢:“十二五”应警惕新的“GDP升级大战
·叶檀:下一个红利增长点还没有找到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
·2011年中国经济三大看点
·2011货币政策 还有多少子弹可以飞?
·“十一五”期间我国外贸总额年均增速超50%
·山西晋城以文化做引领 打造“农旅一体”创意
·胡鞍钢:“十二五”应警惕新的“GDP升级大战
·叶檀:下一个红利增长点还没有找到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
·2011年中国经济三大看点
·2011货币政策 还有多少子弹可以飞?
·价格干预政策能否解决通胀问题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孵化与异变
·2011:公共投资减少给民间投资带来机会
·在更广阔的背景中看“中国奇迹”
·“十二五”改革导向:民富优先
·专家称2011年宜加息4-5次
·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5% 回升3.3%
·“叠加利率”增大还贷压力 今年还有继续加息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孵化与异变
·2011:公共投资减少给民间投资带来机会
·在更广阔的背景中看“中国奇迹”
·“十二五”改革导向:民富优先
·专家称2011年宜加息4-5次
·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5% 回升3.3%
·“叠加利率”增大还贷压力 今年还有继续加息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