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末存贷比顺利达标之后,在华外资银行开始面临全新监管环境。从2012年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外资银行并不太“适应”。
根据监管安排,2011年末,在华外资银行各项监管宽限安排全部结束,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实现统一。这意味着,在关键的存贷比指标上,外资银行今年同样需控制在75%以内。
“存贷比指标管起来以后,我们的压力确实不小。”一位在华外资银行行长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相比于以往,其所在银行选择了更加稳健的风格,控制贷款增长,有意识收缩一些阵线。
这家外资行的做法颇有代表性。总的来看,应对存贷比监管,外资银行选择了开源、节流两条路:开源,即做强零售业务,夯实客户基础,加强存款来源,做大存贷比指标的分母项;节流,即约束贷款规模的扩张,控制住存贷比指标的分子项。
零售业务新定位
按照当年“入世”承诺,中国银行业于2006年12月实现对外开放。一方面,外资法人银行可以全面在华开展人民币业务;但另一方面,在华外资银行亦需接受银监会的监管。
“存贷比指标是中国特有的银行业监管指标。”一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对本报表示,在国外,鲜有国家对银行业的存贷比作出要求。
因此,开放之初,考虑到外资银行的实际情况,监管层给予其五年过渡期,即在华外资银行需从2007年起,用五年时间达到存贷比不高于75%的监管标准。屈指算来,2011年12月31日是外资银行存贷比达标“大限”。
“2011年底,外资法人银行存贷比监管宽限期到期,39家外资法人银行全部达标。”银监会在其2011年年报中称,至此,在华外资银行各项监管宽限安排已全部结束,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实现统一。
“早在去年末之前的某些时点上,我们就已达标。”一位在华外资银行行长对本报称,但从2012年起,存贷比必须持续控制在75%以内,达不到就可能招致监管处罚。监管指标一旦作实,压力陡增。
根据存贷比的计算公式,其数值等于各项贷款总额与各项存款总额的比值。控制存贷比无外乎在分子和分母两项上想办法。
从分母项来看,部分外资银行加大了对零售业务的投入。3月中旬,花旗集团高管称,计划在两到三年内扩张在华分支机构至100家。而当时花旗在华只有47家网点,也即是说该行每年新设网点将达20家左右。
无独有偶,4月下旬,来自新加坡的大华银行在北京CBD区域启动“尊享理财”中心,切入投资资产达到10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群。
“零售业务投入大,见效慢,是个人力密集型业务,同时还要求拥有一定的机构网点数量。”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但零售业务抗周期性强,能带来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存款,是一个银行发展的基础。
除了做大零售,挖掘存款潜力外,同业拆借市场亦成为外资行“找钱”的来源地:今年一季度,拆借市场上,外资金融机构由上年同期的资金供给方转为资金需求方。
收缩战线
一方面,增加零售存款来源,做大分母;另一方面,贷款的扩张则有所收敛。
上述外资银行中国区行长表示,为应对存贷比的监管指标,其所在银行主动控制贷款增长规模。“尽管金融危机日渐远去,但今年仍不敢太超前,要控制贷款规模。”
不单单是这家外资银行,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这种收缩是整个在华外资银行的收缩。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资金融机构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仅有154亿元,比2011年同期的186亿元收缩32亿元。与中资银行对比来看,一季度,整个外资银行154亿元的贷款增量,尚不及北京银行一家的增量(该行一季度新增约190亿元).
回过头去看,中国银行业大门打开之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历程可谓起伏不平:2006年12月之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步伐加快,其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迅速提高,一度达到2007年末2.38%的顶峰。
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由于母行受到冲击,外资银行业务开始收缩,加之在此期间中资银行信贷超常增长,从结果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占比逐年下降:从2007年高峰的2.38%,下降至2009年末的1.71%。
此后,一方面,中资银行有意约束信贷规模;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信贷开始趋于活跃。2010年、2011年,上述占比数据又分别回升至1.85%和1.93%,似乎外资银行又重拾升势。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含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各项存款余额1.32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785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67.3亿元。
但步入2012年,一季度的情况显示,外资银行对中资行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日期依然遥遥无期。相反,受存贷比指标约束,随着“开源节流”策略的推进,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或将再次掉头向下。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缩期?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央行为什么选降存准而非降息
·引导猪肉价格不走“V字型”
·中国经济将迎新一轮上升周期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4月外汇占款负增长 存准或继续下调
·增持美债是因“没有更好的选择”
·丽水是“组合拳式”试点
·央行为什么选降存准而非降息
·引导猪肉价格不走“V字型”
·中国经济将迎新一轮上升周期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4月外汇占款负增长 存准或继续下调
·增持美债是因“没有更好的选择”
·丽水是“组合拳式”试点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前四月国企营收与利润倒挂 缘于成本及税费上
·统计局官员称经济未变冷 增速回落缘于主动调
·“卧虎藏龙”领跑中国增长
·农村金融改革第一步:丽水如何走得更远
·中国经济将迎新一轮上升周期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前四月国企营收与利润倒挂 缘于成本及税费上
·统计局官员称经济未变冷 增速回落缘于主动调
·“卧虎藏龙”领跑中国增长
·农村金融改革第一步:丽水如何走得更远
·中国经济将迎新一轮上升周期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