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 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2年06月08日 08:53     东方早报 
  靴子落地。一如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央行昨日夜间发布公告称,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分别至3.25%和6.3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其中中长期存款利率多降,中长期贷款利率少降,活期存款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央行公布,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前,存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作为上限管理,而贷款利率则实行基准利率的0.9倍的下限管理。据此计算,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为3.575%,和降息前变化不大;一年期贷款利率最低可降至5.048%,下降0.856个百分点,有大幅度下降。

  分析人士表示,降息后,企业的融资成本将降低,加上近期财政政策的不断配合,预计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见底,从第三季度回升,并判断全年中国经济将至少保持8%的经济增速。

  央行出手稳增长

  此次是央行自2008年12月来的首次降息。2008年12月23日,央行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此后2009年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没有调整基准利率。在2010年,进行了5次加息,每次25个基点。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降息在预期之内,主要是为了稳增长。此前由于经济数据不乐观,国内多个投资机构和券商均预测6月会有一次降息。而即将于本周六公布的5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或降低,也为降息提供了合适的时机。

  《中国证券报》近日更是头版刊发评论文章称,当前中国降息条件已成熟,为避免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过大,当前有必要适时降息提振信心。文章称,第二、第三季度通货膨胀压力可能持续下降,部分生产领域实际上已显示通货紧缩迹象。而且,由于其他新兴国家已启动降息,这令中国进行政策调整的空间加大。“预计即将公布的CPI数据会低于3%,所以降息的空间是存在的,可以调整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

  交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经济师唐建伟表示,降息是稳增长的一个举措,因为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会下降到8%以下。政府在降息前已经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举措,目前阶段需要货币政策进行配合;而通胀回落,也为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间。预计5月CPI为3.1%,而6月会降低到3%以下。

  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继4月升至13个月高位后,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意外下滑,创出年内新低,显示需求疲软已使企业活动大为降温。这意味着,即将公布的5月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不容乐观。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的过程之中,二季度是最艰难的时期。

  银行利差收窄

  对处于“暴利”风口浪尖的银行来说,此次降息或许不是好消息。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银行的利益则可能受到损害,这是因为近期的企业贷款需求不足,而银行与此同时面临存款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降息加上放宽存贷款利率管理区间,银行的利差将很可能受到压缩。“在极端情况下,银行的利差与此前相比收窄了大约100个基点。而在现实中,银行的利润可能进一步受损,这是因为实际的资金成本可能会高于目前设定的存款利率上限。”周浩说,但从目前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来看,压缩银行利差,可能也是各方能够接受的最佳选择之一。

  一股份制银行的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受利差缩小的影响,业务会比从前难做。在对优质项目的争夺上,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今年信贷数据的分析显示,信贷增长乏力,既有供给方原因,又有需求方原因。其中,需求方原因主要是融资成本偏高对企业经营构成了一定压力。降低贷款利率下限以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将有利于缓冲经济下滑的压力。

  学者呼吁调整存贷比指标

  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举措,分析人士预计,再度降息可能性比较小。

  唐建伟说,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下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存在的,此番降息一次,利率才回归近十年的平均水平。周浩也持相同观点,他说再次降息没有必要。如果继续下调贷款利率,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如果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居民又会不买账。鲁政委进一步呼吁,降存款准备金率可刺激信贷供给,降贷款利率可刺激信贷需求,但要最终实现从供到需的有效联通,则还必须调整存贷比指标才能实现。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 T | T | T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