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物价形势的措词正发生微妙的变化。
23日,央行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表示,下阶段要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这是经济刺激政策推出一年多来央行首次作出“稳物价”的表态;24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表示,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密切关注价格走势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业内人士分析,管理层对于物价的判断可能正从“通胀预期”向“通胀”过渡,而对物价走势的判断将左右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加息政策可能正从幕后走向台前。非常规的刺激政策往往带来非常规的后果,通胀的压力正逐渐变为现实。如果货币政策要达到预调的目的,那么价格工具已经到了要上场的时间。
目前,通货膨胀究竟还有多远?在15个月累计新增贷款12万多亿元后,通货膨胀这头怪兽什么时候会冲出笼子,对此做出判断变得很难。
仅从数据上看,3月CPI同比涨幅下行至2.4%后,4月可能略有回升,估计在2.6%-3%。由于去年基数过低,二季度CPI涨幅很可能超过3%,全年物价高峰出现在5-7月可能性较大,只是究竟有多高目前还难以判断。但可以肯定,如果剔除猪肉价格这个最大的“减量”,物价上涨水平将更高。而PPI连续8个月环比正增长,4月可能继续在6%左右的高位。总的来看,受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资源品涨价等因素影响,二、三季度物价形势并不乐观。
然而,仅以CPI来看待物价形势尚不全面,未来通货膨胀最大的威胁可能潜伏在房地产市场。
去年3.1万亿新增信贷流向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今年一季度又增加了8000多亿元,近4万亿元信贷撬动的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去年全国住房交易金额超过6万亿元,吸引了大量资金。可以说,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过剩货币的水分很大程度上被房地产这块“海绵”吸收了,延后了通货膨胀到来的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在政策密集调控下面临调整,巨量资金可能集中出逃,这些多余的货币一旦重新释放,必将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央行要“稳定价格总水平”,虽然有央票、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也包括信贷规模调控,但这些更多是针对货币信贷数量的调控。在经济景气整体上升、PMI连续13个月在50以上、以房价为代表的价格指数出现过热甚至泡沫的背景下,应该适时提高社会整体资金成本,重启应对通胀的终极手段即加息这一价格工具。
从减小负利率的角度来说,加息的必要性也在上升。CPI涨幅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理论上说通胀预期已经演变为真实的通胀。正是由于负利率,人们担心自己手中的票子“毛”了,才会催生房地产市场投机热潮,导致消费“畸形”发展。无论是为了稳定通胀预期,还是为了稳定价格总水平,都应避免负利率长期存在。
此前市场的一个担忧是过早加息将阻碍经济复苏的步伐。目前对于全球经济前景的基础判断悄然发生变化。上周美国公布的3月新房销售增幅创47年来新高,次贷危机的阴影逐渐消退;希腊申请启动欧盟IMF救援机制,区域金融或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低;近日欧美股市连连回升。如果欧美经济彻底企稳反弹,则中国经济复苏可能大大提速。
另一个担忧是加息可能吸引热钱流入。目前对于今年人民币升值3%-5%预期比较强烈,热钱瞄准的是人民币升值,加息27个基点对预期的影响很小。升值本身也具有紧缩效果,但中国加息不一定要在升值之后,也未必要等到美国加息之后进行,何时加息最终要取决于中国的物价和经济形势。
适时加息狙击通胀“怪兽”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炒房所得可能征重税 房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巴黎百富勤:中国房价水平今年下半年或跌20
·落实房贷新政 亟需加快个人信息系统建设
·央行金融数据暴露宏观经济环境亟待改善
·二套房判定将“认房不认贷” 业内怀疑可操作
·二套房规则明晰打压投机 全民炒楼时代暂告段
·安信证券:房产泡沫正在破裂短期内不会崩溃
·不加息就能搞掂泡沫?
·巴黎百富勤:中国房价水平今年下半年或跌20
·落实房贷新政 亟需加快个人信息系统建设
·央行金融数据暴露宏观经济环境亟待改善
·二套房判定将“认房不认贷” 业内怀疑可操作
·二套房规则明晰打压投机 全民炒楼时代暂告段
·安信证券:房产泡沫正在破裂短期内不会崩溃
·不加息就能搞掂泡沫?
·亮丽经济数据令央行加息左右为难
·可在创业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社保“费”变“税”?
·把目光投向中国
·四要素决定今年经济看好
·九百亿央票不意味政策转向
·中国有条件避免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灾
·不加息就能搞掂泡沫?
·可在创业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社保“费”变“税”?
·把目光投向中国
·四要素决定今年经济看好
·九百亿央票不意味政策转向
·中国有条件避免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灾
·不加息就能搞掂泡沫?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