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国企业绩主要来自垄断和行政力量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11月24日 05:19     中国经济时报 
  ——现阶段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卷调查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社会上对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问题十分关注,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为了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近一年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在7个培训班上,围绕现阶段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对学员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

  张占斌王海燕刘晖霞

  一、关于国有企业的作用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评价

  (一)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国有企业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66.1%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和实现手段,64.7%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依靠力量,36.2%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实基础,31.2%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是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手段。也有学员进行了补充,认为国有企业“是落实政府方针,如应急管理、战略储备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杠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是对抗国际资本经济侵略的有力力量”,“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多数学员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大局的重要作用。55.3%的学员认为“发挥了稳定大局的重要作用”,35.2%的学员认为“发挥了作用,但积极意义有限”,有8.7%的学员选择“说不清”,有0.5%的学员选择“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对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企业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的原因,63%的学员认为是与政府对国企的大力支持有关,41.1%的学员认为与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26.5%的学员认为与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探索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有关。12.8%的学员认为与国有企业的积极应对有关。

  (三)多数学员认为国有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引导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上。67.1%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和影响上。19.2%的学员认为这一作用会使国有企业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好处。17.4%的学员认为这一作用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效率。

  (四)多数学员认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成效,但进展较慢。67.4%的学员认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成效,20.2%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不明显,10.6%的学员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富有成效的,0.5%的学员认为没有成效。问卷结果表明,50%的学员认为国企改革进展较慢,有40.4%的学员认为国企改革进展较快,仅有4.1%的学员认为国企改革进展很快,也有2.3%的学员认为国企改革没有进展。

  二、关于“国进民退”之争和重要资源开发的整合问题

  (一)大多数学员认为“进”与“退”都很正常,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正常表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积极果断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危机。而与此同时关于“国进民退”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对此,59.6%的学员认为“进”与“退”都很正常,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正常表现。21.1%的学员认为“国进民退”加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20.2%的学员认为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进一步加剧了资本、行政垄断。14.7%的学员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这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误解。也有学员补充说,要“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在危机面前的”国进民退“本身就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国防安全、基础性民生工程应当‘国进民退’,对于其他应当‘国退民进’”。也有学员认为“‘国进民退’是一个由部分经济学家、民营企业老板、个别别有用心的政客以及个别媒体工作者制造的‘伪命题’。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制约民营资本家的发财。伪命题的理论基础是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效率高”。

  (二)国有企业应当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退出竞争性领域。近两年大型国有企业进军房地产业,在土地招标中屡屡成为“新地王”。对此现象,56.6%的学员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企能够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41.1%的学员认为这不符合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国有企业应当退出竞争性领域,不应该与民营企业争利。21.9%的学员认为,这表明国企改革取得了成效,国企具备了较强的规模和实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还有9.1%的学员认为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则,赚钱就好。也有学员补充说,“国企应更多承担一些政府责任的延伸,如侧重经济适用房建设,多配建廉租房等,不应仅仅依靠自身实力和信贷优势成为‘新地王’”。“国有企业成为‘新地王’,推动了房价持续攀高,没有履行好社会责任”,“暴露出国企经营者的成本意识、风险意识还不够市场化”。

  近80%的学员认为重要资源开发行业的整合重组是必要的,要加强政府监管。对于怎样看待山西煤炭行业的整合重组,77.9%的学员认为通过并购重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可避免无序竞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生产问题居高不下等问题。25.8%的学员认为整合的实质是煤炭国有化,便于政府管理。20.3%的学员认为这种行政上的强制整合重组会影响市场效率。7.4%的学员认为这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不利于公平竞争。也有学员补充认为,“煤炭作为重要能源和资源,应实施国家垄断、政府垄断”,“重组是必要的,目的好,但方式方法要慎重”,“在重组过程中汰芜存精,取缔不合规的煤炭企业”,“重组后政府应加强监管”。

  三、关于国有企业垄断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问题

  (一)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国有企业的业绩主要是来自于其垄断地位和政府行政的力量。71.7%的学员认为现在国有企业的业绩并非来源于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27.9%的学员认为垄断行业大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政府的垄断经营有利于国家发展。18.3%的学员认为当前我国大型国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而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国际竞争力低下。8.2%的学员认为垄断是市场经济中正常存在的现象,与所有制没多大关系,对大型国企垄断不应过多关注。也有学员补充认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不是不可以垄断,但关键是做到信息透明、加强监管”,“垄断不可避免,关键是适度(行业、程度)”,“垄断的收益要用到政府服务中”。也有学员对“部分不应垄断的在垄断”提出了批评意见。

  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有企业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现在我们国有企业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对此,63.5%的学员选择“国有企业搞不好主要是由于国企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而国企搞好更多的是依靠垄断和政府行政的力量,而非自身努力的结果”。53.4%的学员选择“国企领导人的腐败行为及国企不适当的高工资福利引发了公众的愤怒”。42.5%的学员选择“因为国企没有很好地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引发公众不满”。有11.9%的学员选择“制造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舆论是一些跨国公司和私营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

  (二)多数学员主张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支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55.7%的学员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后发国家,依靠私营企业事实上很难赶上发达国家,主张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对内增强控制力,对外增强竞争力。17.4%的学员对是否应做大做强国企感到不好评价,有15.5%的学员担忧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就会挤压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有5.9%的学员反对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认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倒退。也有学员补充认为,“国企做大做强在行业上是应有选择的,即国计民生的控制性、国家安全和军工核心行业”,“有所为,有所不为”,“部分具有战略价值的领域应做大做强,如金融、电讯、资源、矿业等”,“国企做大做强并不影响民企做大做强,关键是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政策一致,不能对国企倾斜”。

  (三)多数学员认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薪酬高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薪酬与贡献相适应。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薪酬水平问题,一直是公众议论的热点。59.2%的学员认为国企领导干部薪酬水平的高低并不重要,应由市场来决定,真正做到薪酬与贡献相适应,不能由政府和企业自己来定。29.8%的学员认为国企领导干部薪酬太高,他们作为国家干部不应该拿这么高的薪酬。16.1%的学员认为国企领导干部的薪酬是正常水平,领导干部拿高薪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只有一定水平的薪酬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3.7%的学员选择“国企领导干部薪酬太低,与国企取得的良好效益相比,目前的薪酬水平不能体现国企领导的贡献”。也有学员补充认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不都是高薪,要加强宣传引导,力争透明”,“国企高管薪酬有的高,有的低,不平衡”,“应鼓励技术垄断,而非资源垄断。对垄断行业和充分竞争行业国企领导的薪酬要区别对待”。

  多数学员认为收入差距过大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国企垄断不是主因。57.8%的学员认为收入差距过大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国企垄断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39.4%的学员认为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偏高是我国收入分配中的一个问题,但不是收入差距过大的主因。17%的学员认为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并且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有8.3%学员认为,国企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小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因此不是收入差距过大的因素,而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也有学员补充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不是由国企垄断造成的,也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过高收入”,“中央关于国企的体制机制、税收和利润上缴等方面的政策改革滞后”。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 T | T | T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