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8日是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的首个实施日。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宽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后期流动性整体将继续保持宽松的格局,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持稳的走势。另外,此次降准虽将对后市起刺激作用,但考虑到当前企业的信贷需求不足问题,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市场上关于存准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则依然普遍。
18日是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的首个实施日,存准率下调对充裕银行体系流动性效果明显。
分析认为,在存准率下调的帮助下,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宽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考虑到当前企业的信贷需求不足问题,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后期货币政策存在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数量型工具将继续充当主角,全年存准率依然有1至2次的下调空间。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宽裕
18日是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的首个实施日,以当前金融机构约84万亿元存款余额为计,将有4200亿元左右的资金量将进入到银行体系,加上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银行体系流动性更趋宽裕。
事实上,为避免存准率下调后流动性过于充裕以及为后期平滑到期资金,央行在12日宣布存准率后,已经加大了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
虽然本周央票继续停发,但15日,央行进行了600亿的28天正回购,规模创近5周最高;17日,央行又时隔一个月重启91天的正回购操作,规模为300亿元。至此,本周央行共实现资金净回笼640亿元,为连续7周净投放资金后首次净回笼。
然而,资金净回笼未能改变银行间利率下跌趋势。从上周起,SHIBOR利率已持续多个交易日连续全面下行,各项目SHIBOR利率纷纷创2011年初来新低。
17日,SHIBOR延续此前跌势,其中隔夜Shibor利率微跌1.61个基点,报收于1.8114%;7天Shibor利率下跌10.67个基点至2.6800%,再创新低。18日,虽然隔夜和7天利率出现小幅回升,但其他期限品种利率则继续下跌,其中1月品种领跌7.75个基点。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宽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后期流动性整体将继续保持宽松的格局,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持稳的走势。
“存准率下调是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下跌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贷款需求减少导致的银行资金需求减少。”兴业证券分析师蔡艳菲认为。
二、政策效应有待观察
分析人士认为,一次性释放数千亿元资金,无疑将对后市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考虑到当前企业的信贷需求不足问题,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超过4000亿元资金进入市场,当然会一定程度缓解资金的供给压力。但当前企业面临着投资放缓、信贷需求不足问题。”农业银行高级分析师袁江认为。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年内新低,特别是其中中长期贷款比重持续下降,引起了各界对于信贷需求大幅减少的担忧。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月前两周四大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接近零,延续了上月信贷增长疲软的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准备金率的下调给信贷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不如预期般乐观。在企业需求没有明显由弱转强时,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应难有较大显现。
“从当前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总需求较为疲弱,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杠杆化过程后,目前中国企业及家庭均进入到修补资产负债表的去杠杆化过程中。”中国社科院重点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
刘煜辉认为,在这一阶段大多数企业和家庭会将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表现为在停止借贷行为的同时,还会将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债务偿还上,在经济主体的这一行为影响下,准备金率政策甚至包括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都不会如预期乐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指出,存准率的下调效应具有滞后性。准备金率下调并未直接带来存款增加,而是通过改善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提高货币乘数来间接促进总体存款和货币供应增长。通常准备金率调整效应的整体发挥一般要在3至4个季度之后。
三、数量型工具维稳流动性
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经济增长形势来看,后期货币政策存在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整体来看,央行对于价格型工具的使用会继续保持谨慎,数量型工具将继续充当主角,全年存准率依然有1至2次的下调空间。
今年以来,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下调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截至目前,央行已经连续20周停发央票,并罕见地加大逆回购操作工具的使用,今年以来共实施四次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了4410亿资金;至此,截至18日,今年以来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净投放资金3410亿元。
“接下去几个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将逐月大幅减少,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运用,维持市场流动性稳定,进而将银行间市场利率维持在目前的较低位水平。”蔡艳菲表示。
目前,市场上关于降息的呼声和预期不断加强。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利率的调整通常对经济会带来较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会引致资本较大规模流动,有时还会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央行对于利率工具的使用将继续保持谨慎态度。
市场上关于存准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则依然普遍。特别是外汇占款的减少,更是加剧了这种预期。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外汇占款减少600多亿元,为年内以来首次月度负增长。而从过去中国货币工具调控历史来看,准备金率的调整往往与外汇占款的增减密切相关,当外汇占款增长出现减缓或负增长时,央行便会通过下调准备金率,开启货币调控的水笼头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只要未来信贷仍将受到限制,外汇占款在贸易和投资日趋平衡的条件下增量进一步减少,那么存准率将继续趋势性下调。”连平认为,在已有两次下调的基础上,今年还可能有1至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下调。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目前中国外汇占款已迎来从增长转为减少的拐点,此时中国货币生成机制也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准备金率的下调还将延续。(完)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统计局官员称经济未变冷 增速回落缘于主动调
·前四月国企营收与利润倒挂 缘于成本及税费上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统计局官员称经济未变冷 增速回落缘于主动调
·前四月国企营收与利润倒挂 缘于成本及税费上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宏观政策须立足结构性调整 地产政策宜定向微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前四月国企营收与利润倒挂 缘于成本及税费上
·统计局官员称经济未变冷 增速回落缘于主动调
·宏观政策须立足结构性调整 地产政策宜定向微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前四月国企营收与利润倒挂 缘于成本及税费上
·统计局官员称经济未变冷 增速回落缘于主动调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