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IPO市场今年仍然属于A股!尽管离2010年结束还有20个交易日,A股IPO融资额却已早早地交上答卷。至12月1日,沪深两市IPO共314宗,融资总额达到4505.2亿元。这个成绩已然让A股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同时也意味着2007年全年4469.96亿元的IPO历史融资纪录将被重新改写。
今年以来,无论是新股发行频率还是融资规模,A股都创下新纪录。而其大背景却是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迷雾尚未完全消散,A股市场前11个月走势低迷,沪综指一直在3200点下方震荡徘徊。
■现象一:发行家数大跃进
2007年,历史上的大牛市曾造就A股市场IPO融资破纪录。当年,118只新股成功融资4469.96亿元,是2006年新股IPO募集资金量的2.7倍。A股也一举成为全球募集资金最多的市场。那一年,上证综指从2600点起步一路攀上6124.04点高峰,全年IPO热情高涨。中国石油 (601857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中国神华 (60108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一大批“中”字头蓝筹股结伴发行。
在牛市的光环下,IPO破纪录其实并不稀奇。而2010年,A股市场却不是那么“景气”。至上周五收盘,沪深两市股指仍分别下跌13.26%和9.17%。但一级市场却极为红火,新股IPO数量可以用“井喷”来形容。至12月1日,沪深两市IPO家数已经达到314家,这一数字是2007年的2.66倍。而314家如果折算到已经过去的220个交易日,则意味着每天约1.4只新股发行,每周有7只新股面市。
幕后:结构性牛市如影随形
表面上看,3200点下方的A股市场似乎难以承受“新股天天发行之痛”。但今年以来,创业板、中小板等中小盘股异常活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个股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多达90只。今年最牛的两只股票——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和广晟有色 (60025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前11个月涨幅均超过300%。至上周五收盘,创业板指、中小板指今年以来分别上涨11.57%和22.14%,个股的结构性牛市让新股发行一点都不可怕。越来越多的创业板、中小板公司加入IPO阵营,它们一路狂欢,推高新股发行价格。
■现象二: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发行价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句话已经成为新股发行的真实写照。4月26日,凭借全球最大肝素钠原料药生产和出口的企业——海普瑞 (0023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以148元的发行价横空出世,并创下A股市场化发行以来新股发行最高价。
但是海普瑞的发行纪录也许很快就将打破。11月1日,创业板股票沃森生物 (300142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以133.8倍的市盈率高价发行,尽管其95元的发行价离海普瑞尚有距离,但新股发行市盈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一大趋势。11月29日,星河生物 (300143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已将新股发行最高市盈率改写为138.4倍!而此时,二级市场上A股的平均市盈率不足30倍。
数据显示,今年发行的314只新股,平均股价达到29.87元,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7.37倍。从2009年启动新股市场化发行之后,IPO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迅速蹿升,至今仍未有收敛态势。
幕后:机构充当“打新敢死队”
如此高的发行价是怎样炼成的?机构在幕后充当了“打新敢死队”。
还是以A股最高发行价保持者海普瑞为例,其将机构的狂热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海普瑞的网下询价过程中,211家机构创下了91倍的超额认购。京、沪、穗三地大型基金公司参与活跃,华夏基金有8只基金参与申购,共投入资金56.24亿元,华安基金有6只基金申购,嘉实、上投摩根、广发、易方达参与申购的基金都是5只,其中广发基金参与申购的资金量达38.92亿元。
券商自营盘、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报价也极为踊跃,一些机构的报价最高曾达到250元。一位曾参与网下询价的券商人士向北京晨报记者感叹:“很多机构在‘打新’时丧失理性,拼命往高价报,唯恐申购不到。当初中石油首日破发套住的主要是散户,但海普瑞的破发套住的则是机构。”
有业内人士称,高价发行是现行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产物,它挤占了原本属于二级市场的利润空间。而机构敢于充当“打新敢死队”的一个原因是,中小盘股机构获配比例很低,即使破发,杀伤力也十分有限。
■现象三:中小企业与“大象”齐舞
今年A股IPO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小板与创业板。在今年以来发行的314只新股中,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构成了IPO融资主体。314宗IPO中,中小板企业190家,创业板企业103家,主板企业仅22家。从融资规模看,中小板企业共募集资金1907.22亿元,超过主板的1759.07亿元成为A股今年前11个月最大的融资群体。
A股历史上最大规模融资也产生于今年。7月15日,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在上交所鸣锣。其685.3亿元的融资额在A股独占鳌头。此前,A股最大融资纪录保持者为2007年11月5日发行的中国石油,其首发募集资金668亿元。
幕后:本土券商赚足银两
超过4500亿元的巨额融资额,还意味着靠承销费过日子的券商们今年的收成很不错。以农业银行为例,其A股IPO中,承销及保荐费用高达6.8亿元,包括财务顾问在内共计5家本土券商在此单中赚足了银两。
数据显示,今年314单IPO的承销费“蛋糕”共被54家券商分食。其中,本土券商占比超过90%。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项目上,外资券商几乎集体“失语”,仅中德证券1家在IPO市场上有所斩获,共承销6家中小企业发行。
而本土券商中,以中金、中信为代表的大型券商也略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承销家数上看,平安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这3家中型券商今年成功跻身IPO承销三甲,其承销的数量分别为35家、28家和20家。中小型企业的发行上市,正在让中小型券商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
晨报记者 王洁
■财经晨谭
IPO“三高”相伴 市场化改革尚未到位
●王洁
很难想像,从一级市场上流出了超过4500亿元的真金白银,IPO市场依然红红火火。而二级市场似乎也无动于衷,股市尽管整体下跌,但新股上市的火爆热闹一点都不耽误各方赚钱。
表面上看,A股IPO融资破纪录让参与各方皆大欢喜。作为融资方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比预想中多得多的超额募集资金;作为中介方的券商,承销费这一大“蛋糕”量更足、料更多了,何乐而不为?而对于追求一级市场稳定收益的“打新”族而言,只要上市能获利,他们就继续在一级市场中“潜伏”。
新股发行生机勃勃的另一面,却是始终与其相伴而行的“三高”症状。一些新股,尤其是部分创业板、中小板股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几乎成为常态,这让运行了一年多的市场化下新股发行再一次走进“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因为早在11年前,A股市场曾经有过一轮市场化发行改革。当时,以闽东电力 (000993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为代表的一批新股,最高创下了88倍的发行市盈率。但这些新股上市后业绩退步、股价平平,最终令那次市场化发行改革以失败告终。
从11月份开始,新股市场化发行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但从目前来看,这一改革仍未能有效抑制新股“三高”。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泡沫堆积得太多,就会出现破裂的那一天。只是在泡沫破裂前,市场从来都是过于乐观,就如同2007年6124点高峰的股市。
全球低迷A股成最热IPO市场 新股虚火越烧越高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汤臣倍健等创业板3新股下周网上申购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板建设驶入快车道
·汤臣倍健成创业板最贵IPO 改革后三高变本加
·新股发行再创新高 汤臣倍健发行价高达110元
·大连港下周一上市 定位高看至5元
·齐峰股份等4新股公布中签率
·金字火腿今日上市 或复制涪陵榨菜爆炒路线
·大连港下周一上市 券商给价上限4.65元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板建设驶入快车道
·汤臣倍健成创业板最贵IPO 改革后三高变本加
·新股发行再创新高 汤臣倍健发行价高达110元
·大连港下周一上市 定位高看至5元
·齐峰股份等4新股公布中签率
·金字火腿今日上市 或复制涪陵榨菜爆炒路线
·大连港下周一上市 券商给价上限4.65元
·大连港今日登陆上交所
·补充上会材料被指新瓶装旧酒 凯美特二审仍存
·中国人寿增资30亿助推广发行上市
·12月新股发行市盈率创今年新高
·新三板扩容在即 成都5家企业将发起冲刺
·今日发行3只创业板新股申购指南
·机构询价屡造市梦率 高成长次新股或受益
·小块头IPO或重现上证所
·补充上会材料被指新瓶装旧酒 凯美特二审仍存
·中国人寿增资30亿助推广发行上市
·12月新股发行市盈率创今年新高
·新三板扩容在即 成都5家企业将发起冲刺
·今日发行3只创业板新股申购指南
·机构询价屡造市梦率 高成长次新股或受益
·小块头IPO或重现上证所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