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订单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未来形势也不乐观。”深圳乐其玩具公司总经理石林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招聘的员工恐怕会减少。”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处于近两年来的低点。外需下降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这使做来料加工生意的石林日子很不好过。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经济增速回落对就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就业形势究竟怎样,政府部门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影响尚未充分显现用工需求下降苗头渐露
“去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是303万人,今年是332万人,好像还不错。”23岁的清华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赵璞近来密切关注网上就业舆情。
下半年就要找工作的赵璞也代表了很多就业或即将就业者——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用工需求下降的苗头让他们有所担心。
不过,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9.6%;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去年底持平。
“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对就业影响具有滞后性,经济增速回落对就业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分析说,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区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依然较快,用工规模增幅较大,对就业吸纳能力增强,这是当前保障就业稳定的坚实基础。
以河南为例,2011年,河南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为102万,仅富士康、海马汽车、格力电器等几个产业转移的代表项目,其用工总需求将近60万,几乎可以吸纳一半的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
形势尚好,尤须谨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就业影响因素增多,全球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吸纳就业;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也会影响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尹成基坦言。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掌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企业用工调查等相关信息以及部分省份反映的情况看,当前一些企业用工已呈现需求下降等苗头。25日同时发布的《CTG中国(劳务用工)就业指数报告》显示,批发零售业、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劳务用工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却在下降。“这一现象需要密切关注,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尹成基说。
就业、招工“两难”并存结构矛盾为当务之急
“纵观当前就业市场,就业和招工‘两难’现象并存,而这也是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在就业人群里,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多万人,比去年增加20万人。就整个就业市场来看,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则达2500万人,而近年来每年城镇的新增岗位只有1200万个。
“尽管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但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尹成基说,“从我部统计监测及调研情况来看,招工难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并呈常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技能人才和普工双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
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介绍,哈尔滨市场缺少的是专业的车、钳、水、电、焊等各类技术人才,这个市场需求很大,而且断档了相当长的时间。
郑东亮说,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最为需要的就是技术工人,很多地方的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但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政策却相对滞后。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制造业仅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农民工也出现新动向。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周文蓉分析,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有新选择,从以前的追求有保障的工资到开始寻找有保障的生活,例如子女教育等,因此很多农民工选择用脚投票,离开大城市。
全年439亿元促就业着力畅通就业渠道
虽然存在诸如经济增长回落等一些不利于就业的因素,但化解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很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明确表示,今年将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将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力度,全年安排资金439亿元促进就业。
“当前,扩大就业已经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周天勇说,“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扶持这些企业就能增加就业,而这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令人瞩目的是,国务院日前批转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已指出,“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将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
“高校毕业生人数今年还会有新的增加,总体压力比较大。”尹成基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其他部门将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完善相关政策,使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据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这可以更准确掌握就业信息,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尹成基说。
“大学生愿意去国家机关、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进一步分析说,“我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职业技术培训水平较低,也是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而当前职业院校数量不多,运行举步维艰,这急需教育等部门打破藩篱,形成合力。
“中国需要大力加强技工教育,加快培养一大批掌握熟练技能、高超技艺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建言,我国应将初中毕业后的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经济增速放缓或影响就业 用工需求下降苗头渐露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调降存准率如箭在弦
·中国制造业持续萎缩
·中国经济一季度低位开局但底部临近
·汇丰中国PMI预览值回升 学者指宽松措施见效
·专家预计4月CPI或降至3.4%
·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平稳 结构调整向好
·一季度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逾六成
·4月PMI初值为49.1% 较3月份出现温和回升
·中国制造业持续萎缩
·中国经济一季度低位开局但底部临近
·汇丰中国PMI预览值回升 学者指宽松措施见效
·专家预计4月CPI或降至3.4%
·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平稳 结构调整向好
·一季度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逾六成
·4月PMI初值为49.1% 较3月份出现温和回升
·西北经济:工业投资和资源齐拉动
·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调整趋
·境外并购频频失手 中国企业需反思
·外汇占款新增1246亿 存准率下调或延至5月
·汇率浮动加大对外贸企业影响不一
·税收收入复归稳健?
·首季信贷投向“暗示”经济下行 降准步伐已近
·温州:民间资本从良回归
·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调整趋
·境外并购频频失手 中国企业需反思
·外汇占款新增1246亿 存准率下调或延至5月
·汇率浮动加大对外贸企业影响不一
·税收收入复归稳健?
·首季信贷投向“暗示”经济下行 降准步伐已近
·温州:民间资本从良回归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