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之后,银行理财市场到底会出现一些些敏感变化?根据最新的业界统计调查表明,最近的新发短期产品收益率和“降准”前相比变化不大。尽管银行间回购利率全线下跌,但银行间短期理财产品却反应滞后,并未应声继续下跌,这与此前“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进入下行通道”的普遍预期不太吻合。甚至,在业内看来,理财市场对“降准”不再敏感,短期内收益率几无波动。
5月12日晚间,央行宣布自5月18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有利于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有61家银行上周共发行理财产品444款,在收益率方面,上周本币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不含结构性产品)为4.70%,环比下降0.1%。3至6月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持平,发行数量占比增长5%。
在“降准”效应下,稳健投资成为主论调。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滚动型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据悉,这类理财产品也会像定期存款一样,到期后自动滚入下一期。从流动性来看,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虽然委托期限较长,但是投资期限却相当灵活,可以按月、按周甚至每日进行申购和赎回,能很好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不同需求。
实际上,去年9月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下发,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特别强调对期限在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的监管,迫使该类产品的发行量应声下跌。有关理财专家指出,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受限,却为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壮大提供了空间,这类产品担任起了超短期理财产品的角色。此类产品的投资本金和收益大多在申请赎回3个工作日内即可划回投资者的账户,个别产品甚至可以实时到账。从收益性来看,尽管与去年的超短期产品相比稍显逊色,但相比较银行活期存款或通知存款,可以算得上是高收益,是寻觅短期闲置资金出路的投资者的可选项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观察,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加大了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以“揽储”,相关理财产品的发行呈激增态势。
短期理财市场对“降准”不再敏感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宏观政策须立足结构性调整 地产政策宜定向微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短期理财市场对“降准”不再敏感
·何豪:美对华太阳能反倾销无关大选和天然气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宏观政策须立足结构性调整 地产政策宜定向微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短期理财市场对“降准”不再敏感
·何豪:美对华太阳能反倾销无关大选和天然气
·何豪:美对华太阳能反倾销无关大选和天然气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宏观政策须立足结构性调整 地产政策宜定向微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分析称稳增长先要扩内需 铁路或仍将是投资重
·宏观政策须立足结构性调整 地产政策宜定向微
·降准效应有待观察 数量型工具仍将充当主角
·存贷比“超国民”待遇终结 外资行步入战线收
·钢铁业需要“绿色”转型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受欢迎国家 排名上升
·以非对称降息刺激信贷需求
焦点事件